梁天樞聖經地圖
 |  |
55 撒下圖一 055 大衛王在希伯崙作猶大和以色列的王 | 56 撒下圖二 056 大衛攻取耶路撒冷作為首都,非利士兩次攻打都被擊敗,迎約櫃到耶路撒冷 |
〈撒下圖一〉大衛王在希伯崙作猶大和以色列的王
* #撒下1:1-27| 大衛擊殺亞瑪力人救回妻子和財物後,回到洗革拉,見標線1。第三天得知掃羅王父子等人戰死在基利波山,非常哀傷,並作哀歌追悼。
* #撒下2:1-7| 大衛求問神可以去猶大嗎?耶和華指示他去希伯崙;他就帶他的兩個妻和跟隨他的人及眷屬,一同去希伯崙。猶大人就到希伯崙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見標線2。大衛並派人去基列雅比城,見標線3,向他們表達感謝,因他們厚待掃羅,將他葬埋。
* #撒下2:8-11| 掃羅的元帥押尼珥,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到瑪哈念,立他作以色列王,見標線4,統治猶大地以外各支派已佔領之地。伊施波設作以色列王二年,期間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許久;惟掃羅家日見衰弱。
* #撒下2:12-31| 押尼珥帶軍從瑪哈念往基遍去,見標線5,與約押的軍隊在基遍池相遇。押尼珥提議比武,造成戰爭。前者大敗,死了三百六十人,大衛的軍隊只死了二十人。
* #撒下3:7-39| 押尼珥與掃羅的妃嬪利斯巴同房,被伊施波設質問;押尼珥決定背叛掃羅家,投靠大衛。他派使者去見大衛,得到大衛承諾,就說服便雅憫人。當押尼珥要去招聚以色列眾人來與大衛立約時,卻在希伯崙被約押殺死,見標線2。大衛為押尼珥的死極其哀悼。
* #撒下 4:5-12| 押尼珥死後,伊施波設被他兩個軍長利甲和巴拿刺死,割下他的首級拿到希伯崙見大衛,見標線2;但兩人立即被大衛處死。
* #撒下 5:1-5|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被弒後,掃羅王朝即告終結。以色列人轉向大衛,在希伯崙膏大衛作以色列的王,見標線2。以色列全地從別是巴到但,再次統一。大衛在希伯崙作王七年半。
掃羅死後,以色列人再次分裂,大衛家僅有猶大山地,掃羅家則有耶路撒冷到但及河東之地,該領土比大衛家大許多。然而掃羅後代無能,人民逐漸偏向大衛;且伊施波設王被弒後,原屬掃羅家的各支派亦改擁立大衛作他們的王,以色列得以再次統一。非利士人此時頗為強盛,除佔據沿海平原,亦佔領米吉多和伯善等重要軍事據點,對猶大仍為頗大威脅。
〈撒下圖二〉大衛攻取耶路撒冷作為首都,非利士兩次攻打都被擊敗,迎約櫃到耶路撒冷
* #撒下5:6-12|;#代上11:4-9| 大衛在希伯崙先後被膏作猶大家的王及以色列的王後,從耶布斯人手中攻取耶布斯城,將它改名耶路撒冷,以它為首都;從希伯崙遷來住在那裡,給它起名叫大衛城,並建築城牆,亦為自己建造宮殿。見標線1。
* #撒下5:17-25|;#代上14:8-17| 非利士人聽見大衛受膏作以色列王,就來布散在利乏音谷,要攻打大衛。大衛求問神,耶和華說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大衛在巴力毘拉心擊殺非利士人,見動線2,如同水沖去一般。不久非利士人又來布散在利乏音谷。大衛再次求問神,耶和華說不要正面進攻,要轉到非利士人後面攻打,見動線3。大衛就遵著行,攻打非利士人,從迦巴直到基色(#代上14:16|係記述從基遍直到基色),見動線4。
* #撒下6:1-19|;#代上13:1-14;15:1-16:6| 大衛要從巴拉猶大將約櫃運到耶路撒冷,第一次他挑選三萬人前往迎接,見動線5;惟因他們將約櫃放在牛車上運送,係與摩西律法的慣例不同,導致烏撒在毘列斯烏撒被神擊殺。那日,大衛懼怕耶和華,於是將約櫃運到俄別以東的家中。三個月後,大衛再次去迎接約櫃,見動線6。這次是依照律法的規定,由祭司肩抬約櫃;抬約櫃的人才走了六步,大衛就獻祭。大衛穿著以弗得,在耶和華面前極力跳舞。眾人將約櫃安放在大衛所搭的帳幕裡,大衛就再獻祭,並且分給眾人肉和餅。大衛派亞薩等人在約櫃前事奉,頌揚,稱謝,讚美耶和華。
* #撒下7:4-17| 神對先知拿單說:「現在,你要告訴我僕人大衛,說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從羊圈中將你召來,立你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常與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敵。我必使你得大名。我必為我民以色列選定一個地方,栽培他們,使他們住自己的地方,不再遷移;凶惡之子也不像從前擾害他們。並且我應許你,必為你建立家室。你壽數滿足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他若犯了罪,我必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
掃羅去世時,非利士人非常強大,除佔領中南部沿海之地外,並入侵米吉多、他納、基利波山,更到達約但河谷的伯善城。大衛受膏作以色列王後,非利士人兩次來犯,但都被大衛擊潰,迫使非利士人的勢力由中央山地退回到海岸邊,大衛王國因此更加穩固。大衛並將約櫃迎回,耶路撒冷因而亦成為宗教中心。此後,神再次與大衛立約,對象包括大衛、所羅門及其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