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畢家興 2015.07.26
上次編輯案頭我們廣邀主內弟兄姊妹一同尋找1919年官話和合本初版。(詳見 https://bible.fhl.net/annouce/annouce423.html)。至今雖未尋獲,卻獲得五本珍本聖經。
第一本是民國47年的全羅巴克禮台語聖經,特殊的地方是有串珠。提供者吳姊妹,她是看到信望愛的呼籲文章想到自己有一本外婆留下來的聖經。但不太確定是否是珍本?就拿來給我們鑑定。後來得知是珍本聖經,馬上就眉開眼笑了呢!感覺好像中大獎。
而另外四本是台中一位退休的陳牧師提供,他神采奕奕的對我分享當初是如何在舊書攤購得《呂振中譯本》、如何取得《紅皮聖經》...等等,使我不禁與他一同喜樂連連。陳牧師提供的聖經如下:
一、1913年,巴克禮牧師受英國聖經公會委託改譯《廈門話新約》, 1916年譯完新約聖經第一版。以後十五年間,這本新約聖經在台灣、福建以及南洋共售出六萬本。由於巴克禮牧師所譯新約益人甚大,1925年應美國聖經公會之請再譯舊約,時巴克禮牧師已八十歲,仍無法辭謝。1927年再赴廈門,參考希伯來原文及中文和合本進行改譯。1930年巴克禮牧師將改譯完成的舊約送交上海商務印書館印製,預計1932年初夏出版,不料一月時中日之間開戰,上海商務印書館被日軍轟炸,所印的舊約悉被燒燬。幸而巴克禮牧師事前曾另抄一部原稿保存,始免前功盡棄。改譯之《廈門音羅馬字舊約》幾經波折,最後終於在1933年印製完成,對於台灣話聖經的影響甚多。
二、《紅皮聖經》又名《高陳台灣白話聖經譯本》,光是名字就很奇特。一般多用聖經版本來稱呼,如KJV、NIV、新譯本、現代中文譯本等等,為什麼有聖經以「封面顏色」來命名?同時這本聖經的知名度相當低。其實因為該聖經曾被「查禁」。然而該譯本卻是華人世界首次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合作結果,內中的許多名詞翻譯皆考慮到彼此的習慣問題(例如天主教習慣使用的「天主」,與基督教的「上帝」在此譯本以「上主」來統合稱呼)與通俗的用字遣詞是此譯本的一大特色。選用紅色的封面,是因當時天主教瑪利諾教團認為紅色代表耶穌的寶血,意義深遠。但卻因有違當時政府推行國語的政策而被查禁,但在當時外籍宣教士與民間的合作,仍然有一些《紅皮聖經》保留下來。
三、1921年教羅(註)舊約與1950年教羅新約。最特別的是在『上海』印刷。1921年?這只比1916 年巴克禮牧師出版白話字新約全書晚了5年。1950年上海印刷出版教羅的新約更讓我訝異,1950年的上海能印「台灣話」的「聖經」!?還能運來台灣!?不禁感嘆信徒為了真道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同樣是台灣話聖經,兩本是在中國上海印刷運到台灣,一本在台灣卻被列為禁書,只能說是大時代的環境吧。
四、呂振中譯本的初版(1970年)。1946年,燕京大學為呂振中牧師出版了《呂振中譯本新約初稿》,之後又赴歐美進修希伯來文與希臘文,直到1970才將整本聖經翻譯出版。整本聖經翻譯全憑一己之力,耗時24年。該譯本旨在完整表達原文一字一句的意義與結構,並不避諱非中式語法,也因此可讀性相對低很多。發行量亦不多,能找到原版實屬可貴。
所以,請各位記得看一下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留下來的聖經,上面標示的年份?也許你手上的那本傳家寶就是珍本聖經。當然,不管家中的老聖經是否是珍本聖經,你我都知道每一本聖經裏頭的福音內容,其價值金銀珠寶都比不上。
註: 教會羅馬自與通用拼音、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並稱為閩南語三大拼音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