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敏雄 2013.01.13
又快到農曆年底了,很多人可以開始慢慢地在整理家中不需要的東西,希望可以在過年前讓自己的家裡是整齊潔淨的。但不曉得大家在整理居家環境時有沒有發現到,很多東西其實根本還可以用,甚至還處於很新的狀態,就因為「用不到」又「佔位子」,所以只好忍痛割愛。
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有的經驗,而且不僅是「物品」如此,就是很多的娛樂商品、衣物、甚至人際網絡,都會因為我們「用不到」而被迫丟棄。當然有些物質或非物質事物,是因為不同生命週期的需要與轉換,完成了它的階段性任務而功成身退,但對於有情感的「人」來說,即便是某個人生階段使用過的東西(如書包、照片、腳踏車、老相機、蠟筆、CD……等等),都應該是「被保存」而非「被丟棄」才是,因為它們是伴隨我們成長的重要記憶。
為什麼我們被迫不得不丟棄這些「理論上」很有價值的東西呢?最近因為閱讀很多英國社會學家Z. Bauman的社會理論,發現一套很有趣、卻很無奈的消費社會惡性循環文化,深有感觸,也在這兒跟大家分享。
1.強調生產效益與細緻分工的資本主義職場環境很「枯燥無聊」,所以商人們便想盡辦法創造很多能引發感官刺激的東西,讓人們覺得有「活著」的感覺。
2.這時候所謂「不無聊」就是隨時都有影音聲光、訊息或新鮮商品來刺激自己的感官。
3.但商人為了賺更多錢,所以會在「舊物品或刺激」還堪用的時候,就運用各種傳播媒體的廣告和偶像劇營造出各式各樣的美麗神話(如身體一定要多瘦、高、白才是美,否則就是惹人厭、令人嫌的醜八怪),讓你覺得沒有購買這些「新事物」,你就會「退流行」了!
4.人們因為害怕跟身旁的人不一樣會被排擠,或是無法跟別人搭上話題,於是便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拼命購買這些東西,但從未仔細評量自己是否需要。
5.所以大家拼了命丟棄明明還可以用的「舊事物」,購買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以顯示自己有「跟上時代」。
6.為了更快速生產大家都「不需要」的東西,所以更多人得老闆或市場經濟壓迫得瘋狂加班、甚至喪失健康,導致生活更「枯燥無味」。
所以這個時代的垃圾堆裡,充斥著各種還相當完好、堪用的東西,試想後代子孫是否會責怪我們的暴殄天物?事實上,「很多刺激」或「新鮮感」不代表活得「有意義」,過著「跟大家一樣」的生活也不代表「正確」。衷心期盼各位看完這篇文章的讀者從今天起,好好思想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且別再任意跟消費文化丟棄「還堪用」的東西,或是追求一些「不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