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鳳翔 2023.09.10
圖片提供/123RF
「悔改」是甚麼意思?這麼簡單,我會不懂嗎?若我得罪了誰,就去跟天父上帝認罪禱告,接著去跟那人道歉,這就是悔改啊。然而進到原文裡面,這樣只算是「一半的悔改」。
這實在是因為中文聖經的「悔改」,譯自希臘文μετανοέω,偏向一種心理層面的感受,指當事人對現有的生命狀況,感到羞愧、自責與悔悟。然而,新約聖經承載的是使用希伯來文的以色列人思想,因此「悔改」要對應到希伯來文的「回轉」(שׁוּב)。後者的意思不只是停留在心理層面,更在於當事人原本走在錯誤道路,心裡察覺到不對,於是「回頭轉向」正確道路行走。也就是,שׁוּב比起μετανοέω更富含連續的行為。
「悔改」與「回轉」兩者的差別,可以用路加福音十五章耶穌說的浪子故事情節去理解:一個人有兩個兒子,不肖的小兒子對父親要求分財產,這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小兒子沒幾天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他在那裡,肆意任性暢快地大花特花,便耗盡了所分得的財產,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又找不到好工作,於是做了以色列人看為最汙穢低賤的養豬業。即使有份餬口的工作,他還三不五時餓到恨不得拿豬吃的來充飢,但人寧可把食物給豬吃,也不願給他吃。
小兒子窮困潦倒落魄,走到了人生的最低谷,於是醒悟過來,想到父親有很多雇工,口糧有餘。他心裡盤算著:「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從今以後,我不配稱為你的兒子,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路加福音15:18-19)
這裡「把我當作一個雇工吧!」表現小兒子是徹底地知道自己錯了,明白過去的分財產離家舉動何等大逆不道,他連當父親家裡的僕人都沒資格,並想著回家找父親。這裡的心理層面的後悔感受,接近希臘文「悔改」(μετανοέω),對現有的生命狀況感到羞愧、自責與悔悟。
然而,小兒子接下來的動作,才真正表現了希伯來文的「回轉」שׁוּב的真諦。「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路加福音15:20)
「回轉」(שׁוּב)有著「道路」的概念,令我注意到人生各種連續行為帶來的後果。有人原本是溫柔善良、愛孩子的母親,但道路走著、走著,後來把孩子當成工具人,要從孩子身上得到各樣好處。而孩子越來越受不了,於是親子關係疏離。有人原本是為主擺上、愛羊群的牧者,但道路走著、走著,後來把會眾當成自己牟利的工具。會友越來越受不了,於是就換教會。有人原本只看看開黃腔的搞笑節目,但道路走著、走著,看A片也不以為意,最後搞不清楚現實和想像,向女性伸出鹹豬手吃上官司。有人起初只是隨手拿走辦公室的文具,但道路走著、走著,最後挪用公款。沒有人一開始就是大惡人,都是走著、走著,連續行為的累績,生命的膿包越來越大,最後爆炸噴灑一地。
了解「道路走著、走著,連續行為累績」的可怕,讓我開始重視每一個小小的決定。例如,上市場買菜,老闆多找了錢。我要退還給老闆呢?還是暗自竊喜地收下?如果我選擇了後者,沒人知道,但可能就此走上一條貪婪之路,未來很有可能貪其他的事物。
關於希伯來文的「回轉」(שׁוּב),也可以用詩篇第一篇來體會。詩中提及人生有兩條道路:義人的道路和惡人的道路,以及有福的人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律法(תּוֹרָה)的意思長久以來被人誤會,它不只是一條條誡命,更接近原文的意思是「教導」。תּוֹרָה(又譯作「妥拉」)是上帝的教導、上帝的話語,是人在道路走著、走著時的腳前燈、路上光。
人生道路是連續行為的累績,每一樁行為若牽涉到善惡,都要用上帝的話語檢視,了解自己到底是走在義的道路,還是惡的道路上?靈修時讀經,晝夜思想與出聲誦讀上帝的教導,好比把路上燈拿起來照見、洞悉生活中的連續行為,若有偏差,行路的人得以及時「回轉」(שׁוּב),這就是悔改的真實意義。悔改,是起身走一條正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