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论坛》

| | | | 转寄

科技文明中的甲骨文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赫黎胥在1932年出版的小说《美丽新世界》,以当时认为的科幻角度,叙述人类在高度文明科技下,用试管繁殖后代,一切都在电子科学管理下运行。亲情伦理、宗教信仰、文字传播,都在这所谓的高度科技化的国度消失。赫黎胥以此来反讽「科学乌托邦」的幻想。而他在那个时代,应该还无法想像七十年后的世界吧!同样,雅奎司伊鲁也对科技文明带给现代社会的心灵迫害,并且在基督教信仰上渗透腐化,提出严肃的忠告。从汤姆克鲁斯的〈关键报告〉到威尔史密斯的〈全民公敌〉,直到进来新片〈2012世界末日〉,这些电影都让我们看见文明科技毁灭人类,不是不可能的!

网际网路迅速发展

当今世界几乎被科技掌控:高性能武器、各种传播媒体、金融经济运作、通讯信息等,无不笼罩在一个名词下:高速计算机,也叫电脑。电脑让世界变成平面,几乎成为所有沟通的平台。电脑成就了许多大事,但也造成许多灾难。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几乎离不开电脑。二十多年前有幅漫画,是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年轻人在盯着电脑敲键盘,只见他有个极大的头和萎缩的四肢,当时看是个笑话,如今确有此可能。

电脑发展到不需用到键盘,而可以用手写、用声控,各种软体发展都求虚拟实境,并且不外乎「求快」二字。在「快」的要求下,表达的方式就要迅速简洁,有图像更好,会意即可。影视讯图像画,文字面临边缘化。 E-mail,MSN,,Facebook,Blog,都只要短短数句,甚至两三个字,就解决沟通问题。人不再喜欢长篇大论,也不适合在萤幕上有很多文字,短小轻薄的字句,就是电脑文化。


由于对文字堆砌要求的门槛低,谁都可以到网际网路发表意见。从前要刊登报纸文章,出版书籍阐述己见,都极为不易。如今想讲什么、想写什么,都可在网路平台上呈现。讯息之多,内容之丰富,岂是「知识爆炸」可形容!然而,在泛滥的资讯中,何者正确、何者可信、何者有权威?答案非常难界定。像维基百科,大家一起写资讯,甚至写论文也会参考引用,但贴上去的文章可不都正确。

    使用电脑传福音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看,传福音的大使命,要从犹太全地,撒玛利亚直到地极,在网际网路的今天来看,真是太容易了。任何一处小乡村,只要通网路,即有「给我一台电脑,我就可以得到全世界」的机会。使用电脑传福音,其实就是在作基督教文字工作,因为要在电脑上运用文字传达讯息,与人沟通。然而,即使影音视讯是现代电脑呈现的重要内涵,仍脱离不了文字的配搭说明,故后现代电脑文化堪称是教会文字工作者的一项利器。

近年推特(Twitter)、扑浪(Plurk)、脸书(Facebook)这些软体网页相继成立,全世界玩电脑的人无不以加入这些社群为时尚。从政客到商人,从老师到学生,从董事长到小职员,都可在这些网站看见。这里可建立人脉,亦可抓到商机。基督教的教会和机构,也如过江之鲫般的跳入这些大江大海,为的是抓住机会,让福音可X倍速的散布出去。

虽然有此强大传扬福音的媒介,但如前所述,一是各种福音见解内容都可自由呈现,异端邪说就在所难免;一是其他非基督信仰的各式宗教,同样漫天盖地的占据网页,他们传播的讯息远多于基督教。如此,相对的,真正的福音,要在网际网路上发声,效果不是没有,但比例上就太有限了。有的基督徒想争取曝光率,就在「关键字」上下功夫;有的教会机构想增加知名度,就在「连网志」上找推荐人。虽然不能指责这是世俗化的作法,但趋向世界化的运作方式,福音在里面必然被稀释。


当然,这也要看基督徒电脑使用者要求到何种程度而定。如果只是表明有基督教信仰的选择,而简单的介绍耶稣,再加上自己一些见证,在个人部落格上自言自语,找人上来看,或让人家随机逛网海时不小心进来了,那影响实在太少,基督信仰的正确与全备就不需去要求了。然而有些基督徒希望清楚的传扬福音,神学圣经都不可少,那么势必要用大篇幅的文字,建构福音真理论述。如此,就要自己架设网站才够用。但这不论在技术或文字写作等各方面的门槛就很高,做的人少,同样果效也不见得好,因现代人看文字的习惯越来越少了!

    基督徒文字工作的使命

作为后现代基督徒文字工作者,用书写字句来完成耶稣的大使命,不能不受时代媒介的各种限制。报纸被电子报取代了,杂志被网站取代了,书籍被网上电子书阅览器取代了。笔杆要变成键盘,复杂难解的思想要变成简洁易懂的轻松字句。凡此种种,都是传统文字工作者不愿意接受的!但是不转变传媒的方式及内涵表达的形式,传统文字工作者必将式微,最后,世俗的信仰必定得胜!文字工作者要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甚至后现代转变中,达成神呼召他的使命,是个需要思考的课题。

曾有文字工作前辈表示,对这时代要救人灵魂深深有着无力感。但既然使徒保罗说,不论得时与不得时,都要传福音,他就说:「救一个算一个了!」狄更斯在其所着《双城记》中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从亘古到如今,人并没改变多少,只是所谓科技文明不断在改变。文字工作者还是要奋勉为之,不论果效如何,还是要坚持文字的水准,用新的媒介工具来发声。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不知出现过多少书写样式及意义,但被认为文字始祖的甲骨文,至今仍被看到,仍可解读。我们不必消极的认为付出的努力没有相对的果效,而要积极的了解所做的工必然留下记录和痕迹。不知道何时何地,就像甲骨文被发现般,被看到了,就有会相信的。

后现代基督教文字工作者,要以不懈不怠的精神,用科技的工具来耕作书写的园地,至于开花结果,就是神的工作了。


※作者简介:「不是科班出身的文字工作者,却在基督教出版社工作了二十多年;不是做编辑写作这一行,却舞文弄墨了十多年。最期待的,是能藉着文字,对基督信仰传扬有些贡献。」

about 【会思想的芦苇】专栏主要写手:张大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