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爱论坛》

| | | | 转寄

你知道灵魂所需要的吗?―《心灵守护者》读后感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在基督教会二千年来众多的灵修书籍中,这本《心灵守护者》不论在分量上与深度上其实并不能列为最顶级的作品。但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是书中一再提及那富含深意的类比:

「溪流就是你的灵魂;而你就是他的守护者。」

在圣经有两处地方明显地以「溪流」来代表上帝的恩典与同在,都是许多基督徒能朗朗上口而带来安慰的金句:「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1:3)与「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诗 42:1)

因此,当我注意到这本书竟然胆敢将圣经上类比于上帝的用法拿来类比于人自己的灵魂,还要我们自己来守护,就格外好奇,忍不住想要多了解一下。

不一样的属灵观

作者约翰・欧特堡(John Ortberg)牧师在美国多所福音派教会牧会过,严格来说也不算是在灵修神学方面突出的作家。他曾在牧养教会的过程中因为发觉自己灵命枯干、无力牧养而求助于另一位知名的基督徒学者与属灵作家魏乐德(Dallas Willard),视之为属灵父亲。此书即为其整理的相关教导,所以魏乐德也可被视为本书背后思想的重要来源。

魏乐德是这样劝勉欧特堡的:

「你一定要好好安排自己的作息,好让你每天与神生活的时候,更感到知足、喜悦与自信。」

这句话意思不是要他更努力的灵修祷告,更不是要让会友都接受某种培训课程或阅读书籍等等。而是强调,我们一天生活的安排不应该是为了要把某些事情作得更多更好或更有效率,而是为了能在其中更多经历神。毕竟人的灵魂本来就不是为了应付这世界上的事物所造,而是为了神所造。唯有当我们能将这样的生活当成自己的首要工作时,才能带给他人真实的影响与改变。

真正让我觉得意味深长的是「好让你每天与神生活的时候…」这句描述。也就是说,经历神并不一定要在一个所谓「分别为圣」的时间(如几点到几点读经祷告等等)。事实上,许多基督徒或牧者因为不能持续灵修而产生沉重的罪恶感。然而,魏乐德认为,即便他们办到了,也会发现这无法培养健全的灵魂。反而我们要因为肯定神就直接参与在我们的生活中(若能好好为了他而安排),我们只需要在其中感受到他的同在就能享受满足与喜乐。而这中间所需要的,就是「照顾自己的灵魂」。

如溪水般的灵魂(心灵)

谈到灵魂,似乎难以逃脱需要某种形而上学似的模型来帮助我们了解。在一般世俗的观念中,即便不接受有上帝或灵界等超自然存在也很难否认人除了物质的身体以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灵魂、亦可称作心灵或精神等等。但是这种二元论式的属灵观混淆了人自我的心志与灵性的功能,无法有更超越的能力看见心灵自我的捆绑或挟制,容易变相地落于以遵行律法或道德来代替属灵的生命。

在许多宗教,包括基督教的灵修神学中,多数是以「灵―魂―体」的三元论来看待属灵生命。其中「灵」(spirit)主要是与上帝的交通、属灵的直觉与良心等超验的功能(注:「超验」(Transcendental)为康德的哲学术语,表达先于经验所能验证却又可以影响经验的认知。),而「魂」(soul)是人自我的心思、情感与意志等运作的范围,也就是一个人自我的所在。一般说来,特别强调三元论的教派中为要强调出「真正的」属灵,常欲意切割「灵」与「魂」的功能并努力排除后者对前者的干扰,使得生活中的某些活动视为属灵而将某些活动视为属魂。虽然这能让人更谨慎于自我的罪性,但同样也容易让人以为「属灵」是种虚无飘渺的感觉而失去信心。

但是在这本书中,作者所介绍的灵魂观是一种「合一」但有「内在结构」的灵魂。所以那并不像三元论者将「自我」的功能完全柄弃,但也不是像二元论者将两者混淆一谈。而是用一种充满「动态生命」的方式描述其中各部分的运作…。因此有时称之作心灵或称之为灵魂,但重点并不在于名称(这是三元论者容易疏忽的地方),而是在于功能。这也算是蛮符合魏乐德作为一个研究哲学现象学的学者所熟习使用的方式。而潺潺的溪流与其灌溉的土地树木,就是一种表现出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整体灵魂的类比:

「我们的灵魂犹如一道溪水,为我们生命每个领域带来力量、方向与和谐。当溪水能够维持当有的原貌时,我们就能在一切所行的事上得到更新与活力。如此,我们的灵魂就能在神及其国度的沃土中扎下深厚的根基;而我们里面其余的一切都是倚靠这道溪流维生与取得方向。因此,我们才能与神、现实世界及人类齐他本性并大自然和谐共处。」 ――魏乐德

心灵(灵魂)守护者

为要更清楚地说明这样的类比模型中,所谓的心灵守护者,也就是我们自己,所扮演的位置,我用以下的图来表示这条与神相交的溪流如何与我们自我的其他部分作一种有机的互动:



可以看出,这些部份(与神相交的灵魂、反思观照的灵魂、与活出自我的灵魂)之间并非静止的「上层v.s.下层」的关系,而是可以互相影响的。也就是说,当我们与神相交的灵魂如同清澈的溪水般滋养灌溉我们的生命时,灵魂其他部分也会如两旁的青绿树木般生意盎然。但这生命不能只停在这里,不但会自动地往外涌流,成为别人的帮助,也要反过来照顾维持我们溪流源头的清洁,避免杂草树枝阻塞或其他污染物的伤害。

许多基督徒属灵生命的软弱在于,虽然看到自己情绪上、思想上、或意志的能力上出了问题,但是却都只见树叶枯萎掉落的外表,以为可以用绿色的颜料或支架来遮掩,却未曾看到自己灵魂的溪水可能已经混浊发臭许久,从根部就影响着我们生命其他的地方。

对我而言,这样的类比是很生动的,至少掌握到溪水是「软弱而不易被注意」,却又为「滋润心灵其他生命不可或缺要素」的这两个部分。前者需要我们的刻意地关照与维护,但并不代表我们自己能够代替这溪水来滋养生命。事实上,这些水也正是我们这些守护者所赖以维生的。因此,这本书的重心才会以下是这句话:

「溪流就是你的灵魂;而你就是他的守护者。」

灵魂的需要

好吧,如果我们承认灵魂是需要我们守护的,但对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该做些甚么呢?与许多属灵操练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强调的是对灵魂的认知,而非方法。因为只有我们先真正了解灵魂所需要的是甚么,我们才知道可以如何作好这个心灵保护者的角色。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灵魂所需要的八件事,是一个灵魂守护者可以预备的。这里我稍稍做了些整理合并,附上简单的说明如以下四点:

一、灵魂需要以上帝为重心并经历他的同在:

灵魂的被造就是为了上帝。所以若不以上帝为重心,灵魂就会失去方向,容易没有耐心、受环境或旁人的影响。不管信主多久,不管作多少伟大的事工或有多少服事经验,每个人都要有能力随时在心灵深处转向上帝,将自己的手上的事务交托,呼喊「阿爸父!」因为只有上帝自己是我们最终需要面对与交帐的那位。

因此,经历上帝的同在并不在于某种特殊的宗教活动,而是愿意能在各种环境中愿意让灵魂倚靠这无所不在的主。我们的意志或思绪需要互相提醒,才能成为我们全人身心得着活力的来源。只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灵魂其实是非常孤单的,因为连她们的主人也都不认识她。

二、灵魂需要来自永恒的满足:

灵魂虽然是被造在上帝面前,重心在于上帝,但并不代表她的生命完全是静态的。事实上,在我们有限的今生,灵魂是处于「已济而未济」(already but not yet)的状态,同时需要来自于永恒的盼望以带给我们生命其他部分力量。因此我们每天都需要诚实地问自己,我的灵魂在上帝面前所真正重要的方向是朝向何方?也就是所谓的呼召,使我可以为之将生活其他的部分跟着安排妥当。

但是与我们属肉体的欲望不同的是,这个对于永恒的盼望并非今生短暂事物所能取代,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欲望或需要被满足而甘心。相反地,她常常是当我们向自己老我死去,单单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活时,才会越发活耀。因此每次生活遇到困难或阻碍时,也就是我们学习脱去老我,健壮灵魂的时候。

三、灵魂需要真正的休息与自由

喧扰匆忙的生活永远都是灵魂的伤害者。事实上,生活可以忙碌,但不必要匆忙,只要我们的心志能为灵魂安排好在上帝面前的日子,而非任随世界的风潮或别人的眼光而躁动。透过对上帝所安排的际遇的完全接受,灵魂可以在独处中得着休息与痊愈。也唯有当我们谦卑地承认上帝为整个世界与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架构,了解自己所在的位置与方向时,我们的灵魂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来展现出活力,滋润我们的生命。

四、灵魂需要无条件的祝福与感恩

与我们一般的心志或情感不同,灵魂所需要交流从来不是一种对等交易。因为他是从上帝白白领受救赎的恩典,所以也只能白白地施予他人才能完成其使命,如同山间溪水的源头,毫无保留地供应整片青葱的绿意。因此,灵魂的交流总是透过「无条件地」祝福与被接受祝福,承认这是一种白白的恩典。只要我们的心智记得这一切从来就不是我们所应当配得的,即便没有从对方得着预期的回应,灵魂也不会受伤(会受伤的是我们本应离弃的老我)。所以我们的心思若愿意多为别人作出这些白白的付出或祝福,而非抱怨所当有的,才能有真正的谦卑与感恩。

当然,以上所说的并不足以说明灵魂的各面向,但足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不同的图样。这让我想到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生活、生命、与灵魂的光景――这个灵魂虽然是软弱而需要我们的照顾,但也成为我们心灵健壮的活力来源,足以感动影响他人,真的需要我们特别的关顾。在这本书中虽然并没有一套「操练方法」,但作者以其特有的幽默感述说了许多不同的故事或经验,能很好地帮助读者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如何对自己的灵魂有更好的关照。

孕育生命的溪水

回到一开始我所注意这本书的原因,也就是认为《圣经》其实多是用溪水或泉源代表上帝的恩典或同在,而非以之代表人的灵魂。但是现在看来其实也不需特别区分这两种,毕竟这溪水的源头肯定是来自上帝。这个灵魂的类比所想突显的是,所为上帝的恩典可能并不只是「身外」的溪水或江河,而可以是化成在我们心中不断流动的生命力。人犯罪离开神不但是让这溪水接不到源头,也可能是使得水质被污染阻塞,灵魂因而无法成为我们生命其他部分(心思或情感等)的内在滋养。一个自认为属上帝的人都有责任守护自己灵魂的这条溪流,让她能满载上帝的恩典而浸润到我们生命的每一处,如箴言所说: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

全国各地基督教书房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