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成德 2009.03.15
那天晚上,伊恩・贝德罗帮哥哥嫂嫂看小孩。不过他口袋里装着一个保险套,是今晚去女朋友那里准备破「童子功」用的。只是过了讲好的时间,嫂嫂还没有回来。恼怒的伊恩本来就对带着三个孩子嫁给哥哥的嫂嫂没什么好感,觉得她是为了利用哥哥嫁给她的。而且他一直怀疑嫂嫂外面还有别的男人,今天晚上一定是去幽会了。去参加另一个宴会的哥哥回来,发现太太不在家,只有满面怒容的弟弟。而且弟弟抛给他一个炸弹:他的太太有外遇。
那天晚上,伊恩没有失去童贞,却失去了哥哥。哥哥踩足马力,把车撞到墙上身亡。失去丈夫的嫂嫂,竟日精神恍惚,最后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服药过量而死,身后留下三个年幼的子女,照顾的责任落在伊恩的年迈双亲身上。伊恩一直自责,哥哥嫂嫂的死是他造成的。在这期间,他无意间在街上看到一间名称奇特的教会 ――「再新教会」(Church of The Second Chance)。在那里,他与这间保守、古怪的小教会牧师的一番对话,改写了他的一生。
「你想我是得到原谅了吗?」「唉呀,当然没有,」
艾米特牧师答得很干脆。
伊恩张着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再说,「我没有得到原谅?」
「嗯,没有。」
「不过……我想重要的不就是这个吗?」伊恩说,「我以为上帝可以原谅一切。」
「是这样没错,」艾米特牧师说,「但你不可以光是说,『对不起,上帝。』唉,这种话谁都会说!你要去弥补才行――具体、实际地弥补,依照我们教会的规矩,真的去弥补。」
伊恩真的接受了牧师的挑战,大学中辍,找了份木匠的工作 (小说中有个人物知道他的职业以后,说:「我们的救主也是个木匠。」),并且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责任。不仅如此,他也加入了这个禁用糖、咖啡因、酒精的小教会。安・泰勒谈起写《圣徒叔叔》的动机,曾说:「我一开始写这本小说,只有一个好奇的念头:作个重生的基督徒会是什么感受,因为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非常不同。」然而,不是重生基督徒的安・泰勒,却在小说把一个人因着基督教信仰蜕变的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安・泰勒以其客观、精细的笔触 (她曾说,自己好像是在窗外的人,但不想进去,只想留在窗后,写里面的事情),描绘出这个古怪保守的小教会的成员,尤其是牧师这个角色。我们在书中看到的不是一个颟顸不讲理的保守派怪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有一次他找伊恩谈心,就坦承道出,自己后来也觉得禁止糖、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没什么道里,只是找不到台阶下。基督徒为文,常不免有「隐恶扬善」、「歌功颂德」、「文以载道」的倾向,因此营造出的故事像是样板戏,充满说教意味,但是没有生命的气息,人物像是一群在台上受摆布的木偶。安・泰勒笔下的伊恩或是牧师,却是我们可以心有戚戚焉的真实角色。毕德生说,安・泰勒让我们穿透陈腐的样板标签,看见上帝如何使人的生命朝向救赎的自我迈进。
小说横跨二十四年,一个青春洋溢的年轻人,曾几何时成了一个有些邋遢的中年人 ,让长大成人的孩子回头为他担心。伊恩不是没有质疑过他所付上的青春岁月与心力。有次,他对着牧师发作,抱怨自己的生活刻板乏味,了无生趣,只有养儿育女的重担。牧师又扔出一枚炸弹:「你的重担不是孩子,是原谅。」伊恩终于忍无可忍,质问牧师他到底要付出多少,才能得到原谅。牧师又说了一句当头棒喝的话:伊恩的重担不是得到原谅,而是要去原谅,原谅他的哥哥嫂嫂。一如神学家史密德所言:原谅我们责怪的人,也要原谅我们自己。当伊恩真正抛去怨怼,他也得到了海阔天空的心灵自由,像一支「飞向上帝的箭。」
普立兹奖得主安・泰勒以其一贯细腻、写实的文笔,打造出虚构的小说世界,却真实无比,令读者彷如置身其中。诚如美国小说家乔伊斯・卡洛・奥兹(Joyce Carol Oates)所说,「魔幻写实」这个用词现在已经用来指二十世纪一种特殊的小说写法,不然这个名词可以用来形容在平凡、不起眼的日常生活里突然顿悟产生的情感张力。写实小说正是倚重不厌其烦的工笔,绘出生活的枝微末节,令读者不仅是在阅读小说角色的经历,而是自己也活在其中。安・泰勒的小说就具有这种「魔幻写实」的魅力。她的故事背景不脱巴尔的摩这个城市,主题也不脱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家庭、手足),然而她化琐碎为神奇,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经过她笔下,都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叹息、让人低回。小说中有很多呼之欲出、读了令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片段。伊恩抚养三个遗孤的过程,里面的很多挣扎,尤其是孩子对信仰的叛逆(艾嘉莎不想去教会,与伊恩拌嘴的对话就相当传神),很多基督徒父母都能感同身受。
小说结束之际,安・泰勒完全以两人之间的对话来侧描伊恩的岳母对牧师表示好感,读来令人喷饭,也拍案叫绝。 伊恩的父母有次参加「再新教会」的聚餐回来车途中,母亲突然又想起过世的丹尼,对她丈夫说:「我们碰到的不是普通的打击……结果,却把我们变成了普通人。就是这样才教人想不通。我们不是以前那种跟大家不一样的人家了。」没错,这已经不是安泰勒在书的开始描绘的乐融融的家庭景像了。然而,张爱玲曾经藉着她的小说人物说过:「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伊恩的母亲依然难以相信,她的世界已不再完美。但是伊恩却拾起生命的碎片,在人生的缺憾与愧悔中,重建了一个家园。他的嫂嫂露西说得没错:「每一年的每一天,都有人在改变别人的一生。」
《圣徒叔叔》新书座谈:平凡的力量—来自安・泰勒的感动(免费座谈,欢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