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晓亭 2018.08.05
图片提供/123RF
暑假,又是学生信主高峰期!长久以来,台湾教会的主力都是知识份子,因此,暑假校园工作就是重点中的重点,也因此,教会到了暑假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学生信主的最佳机会就是营会,所有的福音性营会都在忙同一件事,就是「领人决志」。所以我们对于如何领人决志信主已经很纯熟,也发展出许多个人谈道的材料,这是宝贵的资产,值得传承。很少人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决志以后呢?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要在教会久一点大概就可以归纳出决志以后的五个结果。
1.根本没有进入教会
就如撒种比喻一样,有些就被飞鸟吃了,只有决志当下的感动,之后就呈现「失联」状态。
2.逐渐流失
许多进入教会的信徒就像落在土浅石头地的种子一样,参加教会活动一段时间就因着种种原因逐渐消失在人海,以教会文化来说,大概一个月后,就没人记得这些人啦。
3.不冷不热
这种信徒大概为数最多,既不敢离开也无法突破,就这样年复一年,在教会热闹的节期与感动中不知不觉成为不冷不热的基督徒。
4.受伤离开
信主初期是最热心的却也是最脆弱的,小白兔入了丛林,发现在一群基督徒当中也是五味杂陈,最后就受伤离开或是隐姓埋名换教会。
5.步步高升
这是最受肯定的信徒,他们熬过了好几个阶段,终于迈向小组长或是长执,更厉害的当然是成为传道人。
问题是,这五种或是更多结果,真的是信耶稣以后该发生的事吗?或者这样说,几十年来,这五种结果带给整体教会界怎样的祝福呢?除了传道人跟同工人数变多以外,在整体信仰的质与量有什么意义吗?
我们都知道「启示是渐进的」,也就是说,随着时代改变,信徒对于信仰都会产生更多与更深的体会,然后教会全体对真理的认识也会提升。
回顾历史,基督徒不再认为地球是平的,我们也不再采用十字军东征或是烧死异端这种手段,在过去五百年,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神学研究,然而,对于「信耶稣,然后呢?」这个领域,我们似乎踯躅不前。
教会依然是一个封闭的宗教团体,多数教会依然执着于「人数增长」与「事工发展」这些传统信仰价值。我们欣喜于政治或是演艺界名人信主这种古老的威权印记,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他们决志以后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我们当然不会认为每个基督徒都像刚过世的孙叔叔,因为信主而生命翻转然后为社会带来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以撒种比喻来说,结果子100倍难道真的是指「一个人带一百个人信主」这么简单?如此一来,基督徒不是直销是什么?也难怪很多教会就直接采用直销概念经营教会,把信仰当产品,把造就当员工训练,把小组当下线,主任牧师当执行长,丝毫不觉有何不妥。
回归圣经来看,传福音不是因为天国人烟稀少,我们鼓吹移民,而是上帝希望信徒活出他的样式,难怪耶稣不走千人教会路线而是扎扎实实带门徒,毕竟,生命的改变无法速成而且没有方法,只有陪伴以及不断洗脚。
「决志信耶稣成为基督徒」只是开始,不是结束,不是吸收会员,每一个决志者的下一步都是巨大的工程,没有这个认知,教会只会变成进退失据的巨蛋,花了很多钱跟资源,却不知未来何去何从,我们邀请一大堆人决志,却没有良好的系统来帮助这些人改变生命进而活出上帝在他们身上的旨意,这是多麽可惜的事。
已经决志的人,我们都照顾不好,却拼命邀请更多人决志,这恐怕是信仰的基本概念出了问题,难怪很多人抱着高度期望进入教会界,却大摇其头悻悻然退出。
全球教会的老化与僵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困扰,解决之道恐怕得回归我们对「决志」的看法。一个人取得天国护照却不懂天国规矩,拼命把地上的文化带进教会,这是多麽奇怪的现象?今日教会的敬拜愈来愈像演唱会,牧师愈来愈像艺人,教会愈来愈像夜店,组织愈来愈像公司,信徒观念愈来愈像民间信仰,这一切恐怕都得回到「决志」二个字重新探讨。
几千年来,教会一直在改变也在进步,网路时代让我们明白世界应该是平的,人与人不该是阶级而是「万事互相效力」,云端让我们看见神的话可以无远弗届,我们不必崇尚名牧,信徒皆祭司也不再遥不可及。许多教会都已经跟上时代的脚步,可以直播聚会,可以职场宣教,遗憾的是,「决志」二个字却还停留在上个时代没有过来。
其实,知名布道家葛理翰已经用数字告诉大家,布道会的决志对于神国的成长帮助有限,因为那些决志者很少留在教会,更别说生命改变或是贡献社会了。施洗约翰以及耶稣的布道都是「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悔改不是为了上天堂,而是被圣灵感动,改变现有生活方式,让上帝掌权,活出荣神益人的生活方式,并且与众信徒一起发光作盐,改变这个世界。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信徒造就,我们需要良好的教会运作。如果教会运作只是拓展宗教势力,我们实在开倒车过头了。该不该邀人决志?当然应该!只不过,圣经说,我们用「诸般智慧」传扬他,可不是不择手段与千方百计。
相反地,正因爲要准确传扬福音才需要诸般智慧。要怎么让人知道他为何要信耶稣?这当然需要诸般智慧!如果一切要回到初衷,就让我们重新思考「决志」二个字吧!
◎刊登于传扬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