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敏雄 2015.11.22
前几天很高兴能跟毕业的学生们聚会,大家聊到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真的很容易陷入「喂食人生」的问题。就像吃回转寿司一样,只能看到「眼前」存在的电视节目、手机讯息、工作内容,被动地接受或操作它们,脑袋瓜子无法发挥思考和创造功能。
归根就底,「喂食人生」主要起源现代人无法独处,或没把握自己做重要决策,只要「一个人」就会感到焦躁不安。为了降低焦虑,所以会拼命找些琐碎却没有意义的事来做,跟随权威或主流文化正夯的议题,或找人说些言不及意的话来消磨时间。
为了更深入地思考这个现象,我重新翻阅了Z. Bauman的《液态之爱》,在诸多人际关系的脆弱现象中,Bauman特别提到「手机」的吊诡性。一方面,它为我们打造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虚拟舒适圈,走到哪里,周围五花八门的人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的心可以透过手机连线,超越周遭的物理环境与个人,与自己想连结的人互动。但也是这种自我中心的便利性,使得每个地方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也被宣告废除。
每个地方都看得到每个人都在做连线「这件事」,但却很难找到人「共同做一件事」。每个人都不断在传送热切简短的讯息,但这些讯息却很难被累积成稳定的社会信任。每个人都忙着处理或回应讯息里指派的任务,但却仅止于事情的理性应对,较少情感的拉扯。
这样的生活形态,让人无法产生深入互动、建立长期关系;连带地,也就很难培养出「专注」、「耐性」和「独处」的能力。一旦无法专心听人说话、用心回覆别人的话,人际关系也就更容易出现疏离感,陷入恶性循环。
当我们越来越努力抓手机贴图或使用脸书技巧,就越没有时间去学习真实世界的互动能力,更不用说学习「去爱」;甚少使用或经常被回避的面对面人际能力,最终的命运可能被放置在博物馆里,成为人类文化资产的「曾经」。
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发现自己呆坐着转选台器或无目的在滑手机时,一定要转移去做别的事;另外,也尽量「回覆」朋友们的贴文,降低在脸书贴废文的状况。最后,可以的话,也尽量排出时间与亲友或学生面对面谈话,增加人际互动中动脑或感知情绪的机会。
因为唯有基于「爱」,才能愿意花时间去耐心聆听、善意回应身旁的人;互动过程中更必须随时「放下自我」、「开放自我」。如此一来,高度不确定、偶然性与脆弱的「液态之爱」才有可能「凝固下来」,人们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喂食人生」。
图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