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敏雄 2007.09.16
暑假期間我去進行了一次牙齒檢查,牙醫師告訴我,舊的牙套有些損毀,建議我最好重做一個新的,以免病菌侵入感染。和不少人一樣,從小到大看我看牙醫的經驗不是很好,箇中的原因,除了是牙醫使用的醫療器材會發出令人不悅、難受的刺耳聲音,也因為牙齒治療過程經常會碰觸到神經,疼痛的經驗著實讓我望牙醫卻步。
可是這次看牙的過程,真的讓我一掃以前對牙科的那種恐懼和排斥,整個看牙的過程,不僅在旁協助的護理人員提供相當親切、完善的服務,醫師的醫療技術也相當精湛,最重要的是:醫師和護理人員會隨時注意我在就醫過程中的主觀感受,並且在進行治療時會事先提醒我可能會產生的感覺,讓我可以更清楚地掌控每一個醫療處置的步驟,這種感覺是一種信任、安全的感覺。
經常可以聽到親友抱怨,有些醫生在判斷病患該需要進行怎樣的醫療時,不見得會徵詢病患的意見,甚至連告知的動作都沒有,就直接進行醫療。病患在對醫療程序完全無知的情況下,自然會對就醫產生極大的恐懼;更糟糕的是,在缺乏與病患充分討論的情況下,某些醫師主觀的判斷不見得就是病患疾病真正的癥結所在,結果甚至會造成誤診或傷害。
在這次看牙的過程裡,我深切地體會到無論是哪一個科別,理想的醫病關係都應該是這種「信任」的關係;而這種信任關係能否建立,端賴醫師是否願意放下傳統社會所賦予的權威身段,開始傾聽病患的主觀感受,並適時的調整自己的處置方式與步驟。
想到這兒,更讓我想跟剛進入大學或研究所的新鮮人分享:無論你們所就讀的科系是理工科、醫科、還是人文社會科學,除了專業技術外,期盼你們也能夠充實自己的人文素養。因為未來出了社會,要能扮演好一個專業的角色,對於人的根本尊重是不可或缺,甚至是更重要的。空有烏托邦的理想或理論,沒有專精的技術,固然無法將理想落實;但僅憑藉著高超的專業技術,卻不懂得以真誠地面對自己與服務對象的專業者,更容易對被服務的對象造成超乎想像的傷害。
也因為這樣,我鼓勵大學和研究所的新鮮人,除了系上操作性的技術,千萬不要忽略了人文素養的充實;而這份人文素養的陶冶,不能像傳統國高中教育那樣靠背誦的方式來學習,而是要隨時關照到自己的生命經驗。以我自己的課堂為例,除了要求修課同學在課前要充分預習閱讀指定教材、課堂積極參與討論,我更強調同學們要試著用這些知能思考怎樣讓自己過得更好。
因為唯有我們隨持將所學與自己的生命經驗相互碰撞、反思,才能親身體會到所知的有限、萬物變化的無窮,而懂得謙卑看待知識與生命,進而抱持謙虛的心持續求知,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有所成長。畢業後,當我們運用學校裡所學到的專業技能服務人群時,也才不至於淪入專業霸權的窠臼;或者從積極面來看,由於我們在學校裡已親身品嚐到所學知能對自己生命提升的果效,當我們再以這套專業知能服務他人時,才更能感動人、更具說服力。
總之,我認為無論是任何學科,專業技術固然是實踐理想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但如果我們失去了對服務對象——「人」的基本尊重,就很難對他們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甚至還會對他們造成長遠的傷害。倘若我們希望在專業關係中建立充分的信任感,專業工作者首先就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不足,並且不懼怕受服務者看到自己的不足與軟弱,真誠地與受服務者進行感受交流。換言之,理想專業關係的建立不是靠擺權威架勢、喊官冕堂皇的口號、打官腔,而是抱持一顆真誠的心去面對自己,關心別人。也唯有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從表面進入深層,從防衛進入互助,我們才能享受真正「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