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
聖經在主日學教學上的運用(一)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大綱
聖經的內容是歷史上人們曾經與上帝相遇之經驗記錄,主日學教師教導聖經,為的是要透過學習有關上帝的知識,使學習者漸漸認識上帝及衪在歷史中及他們身上愛的作為,進而在回應上帝的愛與付出愛的行動中與上帝相遇。
一、學習的再思:我們要的是甚麼樣的學習?
二、發展教學目標
A. | 了解經文:學習目標必須合於聖經教導
| |
B. | 了解教學對象:兒童、青少年、成人的生活經驗及需求各不同,所訂的目標要適合學習者。 |
三、教學方法
四、 | 個人信仰經驗與聖經信仰傳統辯證性對話:老師促成學習者自己去思考,將聖經真理與其生活經驗對照。在此辯證式的對話不是消極的狹隘批評。其中有肯定也有否定。有時聖經真理成為一種肯定、鼓舞與醫治,是我們成聖的泉源。但是,由於我們在個人、人際關係及社會或政治生活中,從未完全忠於信仰,因而有時候,聖經真理會跟我們對抗,在質疑中呼召我們,或是要我們勇敢前進。 |
五、 | 抉擇、信仰的回應:在整個教學過程最後教學者必須提供機會,讓個人或團體選擇未來的信仰回應(基督教信仰的「異象」與個人異象間之辯証)。可以是行動宣言、新的認知、盼望…此一步驟讓學員能調整自己的信仰經驗,使之更朝向上帝國降臨的目標。不論所做決定為何,一定要有定期評估追蹤的設計,讓個人及團體能將決定落實在生活中。
|
內容
今天我要講的是聖經在主日學教學上的運用,當然聖經如何解釋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如何運用也是值得我們探討的。聖經是記載人和上帝在歷史上相遇的經驗。主日學老師教導聖經的目的就是希望將歷史上所記載的這些經驗,有效地傳達給學生;不是只傳達發生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要傳達在這些歷史經驗裡,上帝所要教導當時人的,和祂所要教導現在人的有什麼樣的關聯。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只達到某個程度,止於知識的層次,知道聖經在說什麼,知道上帝很愛以色列人,但是不知道這樣的愛和我有什麼關係。耶穌將孩子抱在胸前,祝福他們,這個我知道。但是今天我的孩子,或者身為孩子的人,如何體會到被耶穌抱在胸前這種被關懷的感覺?老師傳達的過程如何讓他經驗到聖經所記載上帝的作為,今天一樣在發生。當然這樣的傳達過程,如果只止於此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學生瞭解之後要如何回應。我知道了也體會了,如何回應?作為一個人,我要如何生活?這部份通常很缺乏,因為很多時候我們在解釋聖經時,將它獨立出來,以為解釋聖經是頭腦體操,我來解釋聖經讓你了解。但以我的理解,解釋聖經不只是頭腦上知道,而是要生活在聖經裡面。所以有人說,聖經的教導將人的生活帶到聖經傳統裡,然後,再從聖經傳統中帶出生活的決志。從生活到信仰,信仰到生活這個不斷的循環當中,人就在一直成長。
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學習真理、了解聖經,到底我們希望他們作什麼樣的學習?底下有五種層次的學習,每一種都有必須性,有其特色,也很重要,列在此可讓我們檢討我們的教學到底偏重在那一方面。
一、學習的再思:我們要的是甚麼樣的學習?
上面所說的每個層次都很重要,但如果我們偏重在某個層次,學生就會受到影響。要如何才能夠如何每個層次都顧到,是值得我們經常反省思考的。
為了提高學習層次,下列有些教學注意事項需要澄清:
教學時,焦點在事實上或焦點在意義上,這個對比很重要。為了提高學習的層次,我們需要先澄清我們的焦點要放在哪裡,焦點要放在事實或放在意義?焦點放在意義上,學習層次才能提昇。
約拿的故事從小聽到大,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我常問青少年這樣的問題,你猜他們的回答是什麼?對了,約拿被吃進魚肚子裡。我感到十分難過的是,我們從幼稚園一直開始教孩子這個故事,一直教到高中,他們想到約拿的故事,所記得的居然是那條魚,有多大,裡面一定有某些設施,否則約拿為什麼不會死?如果我們問自己或問會友,得到的答案可能也一樣,那是大家的印象。你教學的焦點放在哪裡很重要。同樣要講約拿的故事,你可以強調那條魚有多大,你的焦點放在這裡會很吸引人,但是這樣可能會忽略了聖經上所要講述的真理。我的意思並不是說不能講事實,但是你在講事實的時候要能帶出意義來。這段經文要說的是魚有多大嗎?不是嘛,更重要的中心點是:約拿是上帝的一個代言人,他的信仰承認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但是他竟然想要逃避上帝。第二,到最後他都不認為上帝應該要原諒尼尼微城的人,那種對仇敵的恨,以致於認為他們不配得上帝的救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中心點。在我們的人生經常會遇到類似情形,可是我們卻沒將這個故事導向這個中心點,為什麼?因為我們在講這故事時,為了吸引學生的緣故把重點弄偏了。
我們在教聖經、解釋聖經時,本身要先被感動,知道聖經的內容和真義在哪裡,這樣去教孩子,才會放對焦點。換句話說,你拿到一段經文時,不要只想到要如何吸引孩子注意聽講,而是要先思考,我的焦點要放在哪裡;用焦點來做中心之後,再來看如何讓這個焦點引起學生的注意。例如,約拿的故事,當他們碰到大風浪,大家抽籤抽到約拿時,那些水手的反應是什麼?那是一幅很美的景象。當大家抽籤抽到約拿時,他們不是說:「讓他去死,趕快丟他下海。」這些人的第一個反應是,趕快,看能不能救約拿;他們努力划船,心想,只要划到岸邊就好了。他們都是不信上帝的人,但是他們竟然愛生命到這個地步。相對的,我們看到約拿,他到最後還跟上帝抱怨說,上帝你說話不算數,你說要毀滅他們,卻沒有毀滅他們。這是一個很大的對比,可是我們在教學上卻沒有呈現如此的對比。在角色扮演中,讓學生扮演不信上帝卻愛上帝的人、又讓另一個學生扮演信上帝卻逃避上帝的人,這就可以呈現出兩面的對比。可見焦點要放哪裡很重要。
有一種老師,或說專題的講員,他可以抓住所有人的注意力,但是大家在聽的時候很爽快,回家之後卻感覺很空虛,因為聽來的都是老師的東西,跟我有什麼關係?我聽得津津有味是因為他講得很生動;可是這些如果沒有進到我裡面讓我自己想過一次,過了一個禮拜就忘了,對我就沒什麼用處。在我們人生的經驗裡,記得最清楚的演講或授課,通常都是我們親自去問自己問題,或者是我們親自嚐試去解答。例如台上演講的人如果問你一個問題,你從來都沒想過,他要你好好想一下,你帶這個問題回去,下禮拜來可能你都還記得很清楚,可能十年後講的人已經忘,你還記得。我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有人進前來對我說:「老師,你那天問我的問題,到現在我都還在想,而且對我幫助很大。」有時候在教學上,聖經的真理不是說你講出來,你傳給他,就能夠對他的生活有幫助,必須成為他自己的才有用。要如何讓它成為他自己的?他如果沒有經過思考判斷,哪有可能成為他自己的?學生如果主動參與在學習過程中,所學的才有可能成為自己的。所以教學一定要學生主動。學生要如何主動?待會我們還會提到。
學習的主角是學生,老師要設法引導學生自己去想像,批判,抉擇。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引導者不是拉著學生的鼻子走,引導的意思就是讓他看到前面更多的選擇,讓他看到他自己所要面臨的問題、自己提出問題,然後讓他去思考解答,引導者在此非常重要。
A. | 了解經文:學習目標必須合於聖經教導 如何解釋聖經在此變得相當重要。剛才我們說過,如果你不瞭解這段經文,很可能你的教學無法切中要點。如何讓你對經文的瞭解比較正確?有幾點需要注意:
| |
B. | 了解教學對象:兒童、青少年、成人的生活經驗及需求各不同,所訂的目標要適合學習者。 發展教學目標的第二點就是要了解教學對象,聖經要用在兒童時,不要用大人的口氣或字眼來教,而在教大人時若停留在孩子的層次是不夠的,還要再深入一些。這就是根據對象不同的需要,來訂目標。 |
三、教學方法
當我們要教聖經、運用聖經、解釋聖經時,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如前面所說的,要對聖經的背景有所了解,也要體會到這段經文的中心真理在哪裡,但是當你要傳達給對象時,還要思考如何引起興趣。學生並沒有像你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思考這些問題,你如何讓這些成為他們自己的東西?如果你開宗明義就說:「這段經文就是在說…」,這是沒有用的,因為光說不會成為他們的東西,他們自己需要思想過一遍。但是我們的教學只有一個小時,或甚至半個小時,要如何讓學生產生思考,使這些成為他們自己的東西?重點太多就就很難做到,學生會感到混淆。今天的故事可能有四、五個重點可以說,但是你只能強調一、兩點。約拿的故事如果你要強調一點,他知道所信的上帝是無所不在的,結果約拿竟然要逃避上帝,如果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是我們所要強調的,好,那麼你就要回到我們的生活中、在孩子們的生活裡,有類似的經驗沒有?你要進入聖經的教訓,就要先知道學生有沒有類似的經驗。因此,你需要先了解學生。教書如果沒有了解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困難。因此你要想一想,你所要教的孩子,他們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形,明知不對卻去做;明明知道上帝無所不在,但是在生活中,爸媽看得到時,不會做,沒看到,就去做。孩子會回答,可能有哦。用這樣的經驗來讓他進入聖經的世界,就是前面所說的言行不合一。我們所知道的跟我們所作的,很多是不合一。我們相信上帝是愛,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卻時常在恨別人。像這樣的經驗如何讓孩子了解,如何引導他說出他自己的生活經驗?這就好像你在作鬆土的工作。你已經知道今天所要學習的是如何讓學員清楚地看到自己言行不合一,讓他們知道自己會這樣,而且從聖經的教導讓他們看到其實不是只有我們這樣,約拿也是這樣。在這當中,上帝如何對他說話、如何引導他,讓他面對這個問題,這是我們可以學習的。
所以引起興趣時,你可以問一些問題或作一些活動,不同的年齡的學生要依不同年齡的生活層面去問問題,然後作一些反省。為什麼爸媽沒看到時、老師沒看到時,你會想要做這些事情?讓他們去講。老師不是無所不在的,他有看不到的死角。回到約拿的故事,他們會發現約拿的矛盾,上帝是無所不在的,要逃到哪裡才能躲得過上帝?但聖經卻記載,他在逃避上帝。從孩子的生活經驗中去體會,其實我們也常常這樣,明明知道上帝愛我們、上帝保守我們,但實際遇到事情時卻忘光了。
昨天我遇見一個基督徒婦人,她在服抗憂鬱症的藥和安眠劑,由於不知道自己懷孕,還一直吃藥。所以胎兒受到影響,必須要拿掉。孩子拿掉以後她在恢復室,很難過地在哭,有人叫我去探望她、關心她。她一直重複一句話:「上帝一定不會愛我,上帝一定不會愛我,我作這種事情,害了一個生命。」我聽她訴說她難過的地方,之後,我問她:「聽起來,如果照你所說,你相信的上帝,祂的愛是有條件的。」她聽了之後安靜了三、四秒鐘,我繼續說:「是你在設條件,你在為上帝設定說,我這樣,你一定不會愛我。你怎麼知道上帝不愛你?」她仔細想想,聖經的教導並沒有這樣說,上帝也沒有這樣說。聖經說,上帝愛世上的人,為我們犧牲生命。她覺得她應該早一點知道自己懷孕。她還有子宮肌瘤,這是她的另一個問題,本來醫生告訴她,她懷孕的機會很少;她跟她先生感情不是很好,沒有睡在一起。她對我說:「我哪裡知道,久久才一次就懷孕了。」反正有很多的因素造成這樣,不過她一再地自責。她所相信的上帝,在她腦海中所浮現的上帝,是很嚴厲的,是要懲罰她的。我問她:「上帝的愛是有條件的嗎?」讓她重新去思考。我不用跟她說上帝有多愛她,如果我一去就跟她說:「你不用擔心,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她不會接受。我講的和她自己講出來的不一樣。上帝的愛是無條件的,她自己知道,不用我說;她知道但是不一定在她的生活經驗到。
如何讓生活經驗和信仰結合很重要,你在教一個真理時,要先發掘學生相關的生活經驗,作一些反省之後,才跟聖經的真理作對照。這樣,真理才能成為他自己的。
我們通常會卡在哪裡呢?如果我們的焦點是放在背誦層次,就不會太重視它的背景,而是希望跨越時空可以應用它。聖經拿來就希望可以馬上應用,這就是跨越時代背景,沒有去瞭解經文真正的意義在哪裡。也有另一種極端,一直在講實踐,實踐、實踐,沒去探討經文的意義是什麼,從現代事件、現代背景馬上跳到現代意義,這就變成用聖經來符合你想要講的,這是很危險的。
所以整套的架構是需要先有經文跟背景,然後產生意義,然後再帶到生活裡面去。為了要達到這個目的,前面所說的兩個步驟,引起興趣、引導學生提出與學習主題相關之生活經驗,並反省這些經驗,很重要。先讓他看到現代有什麼問題,然後再進到經文裡面看類似的東西有什麼意義,這樣才能連結起來。
如果今天每一個教學都跟我們生活有關的話,我們的學習一定,會有效果,不僅信仰教育如此,一般的教育也一樣。我學習一般學科的時候,學習效果最好的是那個學科在我的生活中可以應用。如果老師沒有教如何應用,我就自己想辦法去應用。例如讀物理的時候,老師如果只教公式,我在生活上就會去想如何實驗。當然,道具沒有那麼好,例如要測量山的高度或高樓的高度,就用眼睛來測量,或是用 sin, cosin 的三角函數去計算。學微積分、學物理時都是這樣做,結果學習效果真的很好,因為它馬上跟我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教聖經的真理也是一樣,學生如果能夠馬上想到,那天老師在教的時候問了一個問題,一直在腦海裡面盤旋,而聖經節剛好又跟那個問題有關,下次再看到那個經節,就會想到老師所講的生活的情境,那是就很好的連結。
以撒該的例子來說,可能我們都曾經有過被排斥的經驗,尤其小孩子喜歡一群一群的,這一群的孩子是好朋友,但不會跟那一群的孩子講話。他們一定有被排斥的經驗,類似這樣的經驗要引發出來,然後再帶到你所要講的角色。當然這兩個步驟有時候可以前後對調,先講生活經驗,或先帶入聖經角色,都可以。例如學生在作角色扮演,他同時也經歷到聖經世界中被排斥的感覺時,他會回想起他從前被排斥的經驗,因此,你叫他們演戲之後再來分享生活上有否類似的經驗,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當然在這過程中,要將他們引導到聖經的教導上。
所以個人的信仰經驗要與聖經的信仰傳統作辯證性對話,老師促成學習者自己去思考,將聖經真理與其生活經驗對照。在此辯證式的對話不是消極的狹隘批評。其中有肯定也有否定。聖經帶出來的東西並非全在指責你,有時聖經真理成為一種肯定、鼓舞與醫治,是我們成聖的泉源。例如聖經裡講到上帝愛世人愛到這樣的地步,甚至犧牲自己的獨生愛子,把他賜給我們,這句話對剛才所提的那個傷心的婦人來說是一種安慰,但是從前她卻拿許多聖經的話來刺傷自己。所以你要看學生是在那個情境,有時候教學情境不同,應用就不一樣。不要給人一個誤解,以為聖經的真理拿出來一定就是要批評人,聖經有時候要肯定你的某個部份。不過,由於我們在個人、人際關係及社會或政治生活中,從未完全忠於信仰,因而有時候,聖經真理會跟我們對抗,在質疑中呼召我們,或是要我們勇敢前進。有的部份是一種挑戰,有的地方是一種調整,例如你對愛的瞭解好像太狹隘了,它要讓你寬廣一些,這就是一種調整。所以聖經的真理對不同情境的人有不同的教訓。如果你限定只有一種學習的可能性,其他的人就不可能受到感動。
我小時候上主日學,現在回想起來最遺憾的一點就是我的經驗不被尊重,老師用他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講聖經故事。不錯,他有他的強調點,但因為他是大人,有很多人生的經驗,他會覺得這個很重要,所以就一直講、一直講。對我們作小孩子的來說,那不是我的經驗,老師說的跟我作孩子的生活沒有關係,所以我一聽到老師在講道裡,就想睡覺,講故事我喜歡,講道理我就睡覺。為什麼不是故事講完,道理讓學生自己去想,用他們的生活經驗來做對話呢?如果用我小學的生活去想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再對照聖經中如何講,那就會很有趣。
老師只是引導者,讓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信仰來做對話。例如問孩子班上最受討厭的是誰,讓他們去說,你們最討厭的一個人,大家都排斥他,你想,這個人的心情如何?耶穌來的話,他會怎樣對待這個人?讓小孩子自己去想,你們覺得應該怎樣對待這個人,應該去瞭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可能他很頑皮,或者他有他的特質,讓他們去想,這些特質是什麼。在教學的過程中,多用一點精神和時間去瞭解他們的世界是很重要的。
聖經的真理要互動,如果你教學安排好的話,你前面的引起興趣的動作,生活經驗的反省作得好的話,你教導聖經的重點就會抓對,再加上一些變化就可以,孩子就會學到這些真理。
五、抉擇、信仰的回應:
有人認為教學一定要有作某些事情,例如要跟人家說謝謝,或者要跟媽媽說什麼,好像很多的教學都要求要達到這樣才像是回應。可是我覺得回應有很多的形式,不一定要作什麼樣的動作,內心的悔改和改變也是一種回應。有時候禱告時可引導學生作這樣的回應。回應也可能是一種新的盼望,可以請他們想想,我們說要關懷,關懷有很多種方式,你要用哪些方式?最常用的方式是什麼?有的人會用他們的方式去回應,不一定具體,這是他們目前的心境,他想要作這樣的回應,你就要允許他作這樣的回應,你不要說,這個不具體,還要具體一點。他想要這樣做,你就讓他這樣做。
如果剛好你這個班很小,剛好他們的回應都蠻像的,這種情況很好,可形成團體的回應,像長期在帶一個團契或帶一個班級,帶到後來,這個班級慢慢形成說,他們想要做一件事情,想要去關心他們所關心的。可是關心有很多可能性可以作,最後就形成團體的決策,大家一起作,這也不錯,像有的班級,他們的決定是要聯合起來寫一張賀卡;或一起去看孤兒院,他們聯合起來要作某一件事情,雖然是小事情也沒關係,至少他們有感受到,要去關懷別人,他們就開始會去作。
因此,回應可以是行動宣言、新的認知、盼望…此一步驟讓學員能調整自己的信仰經驗,使之更朝向上帝國降臨的目標。不論所做決定為何,一定要有定期評估追蹤的設計,讓個人及團體能將決定落實在生活中。
回應與討論
王榮德: | 關於井邊的婦人,耶穌的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當時是羅馬法律管的,不是猶太的法律管,我們不能很快就下結論說,行淫就要被用石頭打死。正因為是羅馬法律管,所以才有行淫的婦人被帶到耶穌面前那故事。我要說的是,那個解經家講的也不一定對。井邊的婦人沒有結婚就跟人同居,她也算是行姦淫。 |
王牧師: | 不過,耶穌在面對行淫婦人時,他們也是這樣問說:「按照律法她應該被石頭打死。」 |
王榮德: | 但是猶太人在羅馬的統治底,不能用他們的律法;包括行姦淫這件事,羅馬人並沒有將行姦淫的人用石頭打死。 |
王牧師: | 關於井邊婦人,耶穌並沒有對她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 |
王榮德: | 耶穌沒有這樣說,沒錯,但是耶穌說,現在和你同住的不是你的丈夫。她行姦淫應該是沒問題的。 |
王牧師: | 沒有婚姻的約束,就沒有所謂「姦淫」的問題,這是當時的想法,當然她所行的不道德,不過,我所要強調的是當時的社會對女人比較不公平。我們很快地就認為這個女人不好,但是從來沒有想到男性在那個時代根本就不會被批判。很多的解經家都是站在男性的角度在看事情,很快就下判斷說那個婦人不好,雖然故事中並沒有提到她為什麼換丈夫。其實有很多理由都會換丈夫,你憑什麼認為她就是因為姦淫才會被休掉。可是很多解經家就會說,她是因為行姦淫被休掉。如果說她現在和人同居的部份是姦淫的話,OK,這個成立,但其他的部份就不一定。我們不能用這樣推斷說,那五次的離婚都是因為姦淫的緣故;我們不能這麼快就下結論說,這個女人就是因為亂來才換五個丈夫。你不同意她現在的同居可以,你可以強調這樣同居是不好的,我們可以針對這一點來講,但是不能很快地跳說,她過去就是姦淫才被休掉。 |
梁望惠: | 王牧師提到對聖經質疑,我念神學院的時候才聽到許多對聖經的質疑,平常在教會很少聽到。 |
王牧師: | 其實年輕人也會提出質疑,只是他們的聲音不被重視,因此,他們就離開教會,這是很可惜的。 |
講師介紹:
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波士頓學院教育碩士
曾任大專學生工作、現任馬偕醫院院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