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小小 2011.09.11
那天,朋友帶著兩個孩子到我家聚餐。閒聊中,他們得知我們給孩子買手機。這是因為我們夫婦將出國工作三週,要請父親來家裡坐鎮。我還特別暑訓孩子自行騎腳踏車上下學,父親就不用接送他們。手機方便祖孫隨時聯繫,我們人在國外也可以發簡訊關心。
但這樣一來,四個孩子,只有朋友的第二個小孩,沒有手機。因朋友的妻子任教於中學,看學生無聊便發簡訊、打game、聽音樂,覺得國中生不應有手機。因此,她成了全班唯一一個沒有手機的人。可以想見她遭受的同儕壓力,畢竟發簡訊儼然已是都市小孩的交際活動。
當然,不是大家都怎樣,我們一定就得怎樣。父母親有責任教導孩子不隨波逐流,我們兩家也都是這樣教導孩子。但那時,只見這孩子滿腹委屈地道出她的需求,「補習都是媽媽接送,但下課時間往往不固定,老師經常提早下課,我沒有手機,就很難跟媽媽聯絡。好幾次全班的人都走了,只剩我一人,等媽媽常等上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
朋友不解地問女兒,「那妳不會用投幣式電話?」目前街道上很難找到投幣式電話,我們這些大人都活在古代。
「那妳不會跟同學借手機?」每次都跟同學借,一定會被人暗罵機車。
「那妳不會跟老師借手機?」老師一定也會覺得很討厭。
最後,朋友與女兒討論:「因為媽媽不喜歡小孩子有手機,我們也得尊重她的意見。但,等你考到全班第一名,爸爸就有理由買一台送你,作為獎勵。」
我十分讚賞朋友如此尊重配偶,但又不禁噗哧大笑出來,因為國中要考全班第一名,哪有這麼簡單阿?這種條件簡直是不可能任務。朋友便修改條文、大聲宣佈,「鏘!鏘!鏘~考進前五名,就送手機。」
到了夜深人靜,「考全班第一名」這句話竟在我腦海迴響,久久不去。我問任教於大學的博士老公,你國中有考過第一名嗎?他搖搖頭答「好像沒有」。至於我,最高只拿過第二名。
我再進一步問老公:「你會因為考第一名的獎品非常優渥,而努力讀書嗎?」他搖搖頭。我自己也從來不會為了獎品拼成績。應該這麼說,考前幾名,本來就是我們會努力的目標。不管有沒有獎品,前幾名本身就是一種榮耀,而考出十名外,不用老師或爸媽多加責備,自己早就羞愧不已。
考試成績不過是考前每日讀書狀況的呈現。考不好,就是過程中遇到一些誘惑,自己勝不了自己。當自己管理狀態佳時,成績也會非常漂亮,進入前三、五名都不成問題。我知道一些家庭經濟能力強的同學,自知人性的軟弱,便借助家教的外力來管控讀書進度的執行。
至此,突然覺得考第一名的獎品,應該不是由爸爸媽媽提供,反而該是有心想要考進前幾名的孩子,擬定計畫,並拿出零用錢給爸媽,請求陪讀或家教,督促自己達到目標。就像時下一些想要身材窈窕健美的男女,花錢聘請健身房教練,由他們鞭策自己努力運動那樣。或公司機構,聘請顧問來協助政策執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獎勵是在於目標達成,自己學會自我管理,所帶來的深刻滿足。獎狀、手機、手錶等,可能僅是一種外在的象徵罷了。
信仰之路跟求學也些類似。絕大部份的人,初面對信仰,大都先從功利考量,我也不例外。許多人信耶穌是因為這句話,「上帝會賜予富足的物質生活給有足夠信心的信徒,疾病、貧窮、痛苦及不幸則會遠離。」
這句話並不能說它百分之百錯誤,但現實社會,也經常看到大有信心的信徒,遭遇疾病、貧窮、痛苦等各種不幸。聖經更是有多處記載,好比《使徒行傳》那些最有信心、又大有能力、會行神蹟奇事的門徒,他們大多不豐衣足食、無病無憂,甚至受逼迫、遭患難、英年早逝。
而,上述那句話對我們是一種鼓勵與安慰,但它同時具有危險,就是會讓我們如同不成熟的孩子為了手機、手錶而努力讀書,追求靈命成長,其實是為了要獲得物質上的成功與事事如意的保證。
功利性質的考量,基本上不是「信仰」、甚至它終究會妨礙到「信仰」,並很容易使人遭遇信仰危機。而聖經就要扭轉我們失焦的眼光,讓心態逐漸獲得調整返正,不再是為了耶穌帶來的種種功利好處而信,而是越來越多體會生命與耶穌連結的深度滿足而願意更多的委身。
我的女兒,資質魯鈍,她是永遠不可能考第一名的平凡人,但是她已經掌握住箇中道理,為了自我成長、為了榮譽而苦幹實幹,她在我心中就是第一名。我的兒子資質佳,但他像功夫熊貓,要用美味的食物作為驅動力,才能誘使他多走一步。信主已經20年了,我的等級是否跟兒子一樣,追求靈命成長,是為了要獲得上帝的物質賞賜或他人的稱讚?若是那樣,想必天父上帝仍擔心不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