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天開了── 羅雲的復活瞭望台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文字,是一件奇妙的東西。特別是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平無奇,仔細思索卻發現背後意思絕不單純的詞語,更是如此。而「例外狀態」這個詞,便是其中之一。

什麼是「例外狀態」?

大概沒有什麼人不知道「例外狀態」的意思吧!我們的身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常態和規則,太陽早上從東邊出來,晚上從西邊落下,紅燈結束是綠燈,白天結束是黑夜。但是如果突然有一天,起床發現太陽從西邊出來,或者原本穩定的交通號誌,卻突然紅燈、綠燈地變來變去,讓大家亂成一團,這些「有反常態」的情況,便叫「例外狀態」。

然而,正是這個沒什麼稀奇的「例外狀態」,在過去一百多年來的政治、經濟、社會、法律,乃至於哲學的領域裡,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什麼呢?因為大家發現,推動甚至影響整個人類發展的關鍵,往往就在「例外狀態」中。(註一)

就拿法律來講好了。每一個國家之所以都有各式各樣的法律和規條,最主要的目的,還不是要規定那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的事情;相反地,就是因為有些人做了「奇怪的」、「例外的」事情,造成某些混亂,為了讓這些混亂狀態恢復正常,才會立下那麼多的規則,予以規定。換言之,法律是「例外狀態」促成的。

不然也可以從經濟面向來看。一個公司,最大的目標是追求「穩定」、「健康」的成長,也因此,我們會以為「例外狀態」應當是一家公司能避免就避免的。但是,錯了。穩健當然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事物,然而,如果沒有創新、研發,找到新的服務、流程或產品,一個公司不可能有真正的成長。而創新,正是一種「例外狀態」。(註二)

反常的復活節

不過,直到讀了前任英國聖公會大主教(二○一二年底卸任)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的《復活的力量》,我才第一次意識到,耶穌基督的「復活」,其實也是一件扭轉人類歷史走向的「例外狀態」。

之所以如此,應該和羅雲.威廉斯的關懷息息相關。不同於從小到大在教會聽過的復活信息,聚焦在基督復活的榮耀與大能上,羅雲.威廉斯卻聚焦在耶穌「復活」如何「有違常態」的面向上。

例如,羅雲.威廉斯談到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3到48節兩個往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便特別聚焦於門徒「眼睛糊了」,認不出耶穌這一點上。羅雲認為,路加這樣的記載,是為了要告訴我們,復活的耶穌,已超乎我們的想像,難以類歸,也不是制式教條可以掌握,因此,祂會像個「陌生人」,身上所帶有的特徵,也將遠遠超乎我們的預期。換句話說,復活的耶穌,已經成了「例外狀態」,脫離了常規與框架。

又譬如,羅雲講到保羅第一次遇見復活耶穌的情景。原本自信滿滿,認為自己很懂上帝的掃羅,突然被大光照到,足足有三日「不能看見」。是在這樣的「例外狀態」,掃羅聽見了耶穌,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衷心悔改,一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外邦使徒於焉誕生。

神的國在「例外狀態」裡

事實上,根據福音書乃至使徒行傳的記載,耶穌的復活和顯現,幾乎都是例外狀態:地大震動,空的墳墓,向當時沒什麼地位的邊緣人與婦女顯現,讓門徒「認不出來」、感到「驚恐」。畢竟,在聖經作者眼中,耶穌的復活,是終末開始的第一件事,「天開了」(參約一51;徒七56;徒十11;啟十九11),一個不同於眼前世界的上帝新世界降臨。這樣一個新世界,自然而然會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製造出許許多多的「例外狀態」。

被羅雲開啟眼界後,我這才發現,原來早就有許許多多的人,聚焦在復活這個「例外狀態」上。他們根據新約聖經對於復活的記載,以及保羅談論復活的書信,做了各式各樣深刻的研究,結果一致認為,環繞耶穌復活這個「例外狀態」所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是窺見新天新地最好的瞭望台。

事實上,他們的研究,也讓身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有機會可以透過身邊大大小小的「例外狀態」,去辨認復活耶穌的蹤影。那些讓我們「驚恐」的事情、「害怕」的事物、「擔憂」的狀況,以及社會上各種邊緣的人物、我們不認識的陌生人,復活的耶穌很可能就身在其中。

想要知道「天開了」是什麼模樣嗎?想要與復活的耶穌面對面嗎?或許,每一個臨到你我生命中的「例外狀態」,就是看見神國最好的契機。




註一:當代歐陸思想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曾經寫過一本曠世巨作《例外狀態》(Stato di Eccezione,State of Exception),可以更完整認識「例外狀態」在政治、哲學、經濟中的重要性。據說,「例外狀態」的發現,還可追溯到基督教哲學家齊克果(著有《勇氣與謙卑》)。

註二:有臺灣學者進一步在政治的領域發展「例外狀態」的討論。「臺灣」的存在,從很多角度來看,便是一種國際政治上的「例外狀態」。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