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解讀道教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龐雜的經典

  道教是一興起於民間的宗教,在興起之初,就揉合了包括巫術、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儒學和陰陽五行等學說,以及古代醫學和體育衛生等知識,因此其思想淵源頗為複雜。

  由於道教興起於民間,在初期的組成份子是缺乏知識的群眾,因此當時就鮮少有道教經書的產生。一直到親近皇室政權之上層階級的神仙道教興起,這時道教的經典就大量開始產生了。

  道教經典的是從何而來呢?其實對道教徒而言,他們認為道教的經典也是啟示而來。只是道教的經典到底有多少經卷,事實上沒有人能知道,因為有許多經典, 都是僅有少數人持有,並且不輕易讓外人看到。當然,這些經典的神秘性質,是讓人難以考察其來源。不僅如此,他們認為這些經典是「虛無氣化」而成文,所以在這些經典裡面,是看不到作者名字的。

繁多的神祉

  道教裡的「道」,是直接承襲自道家的「道」。不同的是,原來道家的「道」所呈現的是一種哲理性的思想;但在道教裡卻將其神秘化、宗教化了。

  在道教各類道經中,對「道」的解釋,有時解釋「道」為天地之本源,有時解釋「道」是生生滅滅之規律,有時解釋「道」就是陰陽的交互作用,甚而有時解釋「道」就是指道教的至高神太上老君。

  道教是多神教的宗教,它的神祉頗為複雜,包含了自然崇拜的天神地只;以人為神的英雄崇拜、仙人崇拜;各類精靈崇拜,例如石頭公、樹頭公;各類亡靈崇拜 等。此外,道教在面對佛教的競爭之時,也經常將佛教的菩薩、尊者等,在重新賦予一新的身分之後,就將其納入在道教的神譜系之中,並以此來吸納信眾。

  道教的神只,主要分為天、地、水三界,並且各自依封建體制建構出他們的神譜系。在道教裡的的至高神是太上老君,有的人認為老子就是此太上老君;若再加 上另有老子「一 化三清」的說法,因此也有的人認定三清神(玉清、太清、上清)就是道教的至高神。至於統管天、地、水三界的玉皇大帝,在道教裡並非是至高神,甚至玉皇大帝 也如人間皇帝一般,也是有任期限制的。

重要的神仙思想

  道教的主要學說之一,並且也一直是影響道教徒修煉的一項主要教義,就是道教「神仙學說」的發展。這種神仙學說的中心意旨是:「我命在我不在天」。在實 踐上,練氣和煉丹就成了道教修煉神仙的重要方法。然而要注意的是,由於氣與人的靈具有關連性,練氣時若是不能注意到其中靈的作用的話,有時則會走火入魔; 至於道教史上的煉丹,由於丹藥之中經常會加入金屬,通常是加入水銀,因此服食丹藥而中毒身亡者,則比比皆是。

  在歷史上的宋元時期,由於煉丹失敗的例子不斷增加,有些道教人士就想進行改革。這時興起的一些道教派別都明顯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例如高倡忠孝節義的淨明忠孝道,與講究修養心性的全真道、真大道等就是如此。

各種的誡律

  道教興起之時,其時佛教早已傳入中土,因此道教的體制有許多師法佛教之處。例如道教也有「皈依三寶」的說法,只是這三寶代表的是道教至高神三清神。此 外道教也有受戒的規矩,一般剛入門的道教徒要受十戒;至於道士要受一百八十戒;但若要授職而可做科儀者,則要受天仙大戒一千戒。不過若以臺灣的實況而言, 這些授戒的規矩只是一種形式的表現而已,其實道教幾乎沒有一個管理體制,能夠對授戒者產生約束力。

流派與組織

  道教的各派之間,不相隸屬,各自發展。至於各派的地位,則隨著歷史的流轉而有不同。唐朝時期,茅山道因為煉丹之故,最受君王寵愛;但到宋徽宗時期,由於煉丹見不受重視,當時宋徽宗冊封龍虎山天師道,使得天師道取得正統之地位。此後按著統治者的喜好,道教各派別也就隨著興衰起伏。

  臺灣道士派別,其實主要分為道法兩類,道士部份較大的派別則有正一派、靈寶派等。法師較大的派別包括徐甲派、三奶派等。

  道士分為齋戒道士,以及非齋戒的火居道士。在臺灣除了極少數的齋戒道士之外,其餘都是非齋戒的火居道士。然而即使是平常非齋戒的火居道士,在進行醮典儀式的過程中,仍要遵守一些齋戒的要求。

  在儀式場上的道士團,較完整的要有高功、都講、副講、侍香、引班。其中高功是要由受籙的道長擔任,按著規矩而言,若是道士要受籙升為道長,則必須到龍 虎山接受張天師的冊封,但由於臺灣的道士採取了變通的方法,他們以「爬刀梯」的方法,來表示遙向龍虎山的張天師報告而受籙,不過也有些道士並不需要爬刀梯就可受籙。

各具特色的科儀

  道教的科儀,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齋,另一類是醮。在臺灣所看到的道教科儀,則主要是醮。

  醮的種類極多,一般常舉行的有祈安清醮、水醮、火醮、慶成醮、王醮。此外近來在某些地方,似乎開始流行舉行一種更大的醮典,也就是古代皇帝才能舉行的「羅天大醮」。

  上述的各類醮典各有特色,其中祈安清醮的舉行,反映了早期臺灣移民祈安賜福的願望;至於水醮和火醮,則是期望避免水火之災而舉行的醮典;至於慶成醮的 舉行時機,在過往若是開莊或是廟宇建成,就常舉行此醮來慶祝;至於王醮的所祭拜的王爺,本來是瘟神的身分,由於先民自認鬥不過這種瘟神,於是便改而祭拜, 以此祈求能免受瘟疫的災害。

  然而無可否認地,近來各類醮典的舉行,有許多意義已變了質。例如近來有許多廟宇喜歡舉行慶成醮,無論是此廟宇蓋一間鐘樓或是造一個牌樓,都可能以此名 義建醮,這是因著建醮所獲得的收益,遠高於支出的緣故。此外,南部某些廟宇三年舉行一次王醮,可謂勞民傷財,但廟宇卻相對地收入豐厚,因此形成了極不公平的現象。

  此外,有的廟宇想借由建醮來壯大自己的聲勢,例如近來相繼舉行羅天大醮的廟宇,其實都有著想要藉此,來凸顯此廟宇在地方上的地位,以此表示它淩駕在其它廟宇之上的意思。

  臺灣的道士與民眾之間,可說是主人和顧客的關係。他們除了舉行祈求平安之類的儀式,也就是各類醮典及驅邪法事;還有為喪家而辦的幽冥法事。在喪事部 份,有的派別道士(如正一派)並不執行這類儀式,但有的派別(如靈寶派)道士則可以執行。並且通常道士之中,收入較豐厚的,都是那些可以主持幽冥法事的道士。

  在儀式執行的方法上,無論是祈求平安的儀式或是幽冥法事,都包含了誦經和法術兩種方式。並且無論是誦經或是法術,主要程式都包含請神、說因、敬神、安座、謝恩等部份。此外在誦經的部份,還隱含了一些功德思想;至於在法術部份,有的其實只是一些以障眼法來表現的魔術,另一些則是巫術思惟的展現。

對於命運的觀點

  此外關於命運的看法,道教所抱持的是天命已定,但運勢可改的想法。這種思想和五行術數的結合,使得臺灣的算命和解運事業極為發達,也因此一些騙財騙色的弊端就時有所聞。

  由於基於對未來的恐懼和好奇,再加上有些基督徒對命運的觀點可能也受到道教的影響,因此也許有的基督徒也會嘗試去算命。然而基督徒能不能算命,其實這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基督徒不能算命。這可從以下數點得知:

  上帝命令禁止占卜、觀兆。(申十八10--12)

  算命把焦點集中在現世的生活,反而疏忽掉所面臨的永恆審判。

  算命會把自己交在邪靈之中,而產生極大的危險。

  在初步瞭解道教的一些特徵之後,期盼我們基督徒能更明瞭自身信仰的可貴性。身處在深受道教文化影響的環境裡,期盼基督徒不僅不受影響,反而要活出基督的馨香之氣,並吸引我們的同胞來認識獨一的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