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林靜慈 2015.07.12
沒有腿的小蝸牛看到小豬,就對小豬說:「你好肥喔!我很驚訝,你的腿竟然沒有被壓垮!」這一句話竟在小豬內心發酵,第二天小豬看到正在躲避狐狸的兔子,對他說了句:「你真是個膽小鬼!」兔子當然也被這句話弄得心煩氣躁,因此批評了路邊睡覺的狗「什麼事都不做,只會睡覺。」狗不高興,罵了蜘蛛,蜘蛛不高興,也罵了白鵝,白鵝不高興,又罵了蝸牛。
蝸牛被罵了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對小豬實在不尊重,便向小豬道歉,說:「其實,我喜歡你,就是因為你胖胖的,一隻瘦巴巴的豬,看起來根本不對勁嘛!」因此,小豬向兔子道歉、兔子向小狗道歉、小狗向蜘蛛道歉、蜘蛛向白鵝道歉、白鵝向蝸牛道歉。
那一個晚上,大家都互相原諒對方,除了安心睡了好覺,他們又能開心作他們自己了。
在這世界上,人人皆不同,不但個性不同,天賦專長不同、選擇也不同。這個世界因每個人的不同而多采多姿,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長處付出貢獻,世界也因此顯得美好。
別人與我們不同,不代表他比較不好,只是,我們一不小心就忽略了這一點,以致於貶損了對方、傷害了對方,也造成我們與對方的隔閡。其實,在生活中,那種不被人珍惜、不被接納的難受,大家都體會過。
除此以外,一個能夠尊重別人與自己不同的人,也會是比較有彈性的人。彈性不是隨性,彈性是在非絕對的事情上,給予自己和別人更多的選擇權。一個有彈性的人,會讓別人喜歡和他們相處,也能放過自己、不要因為自我的要求就逼瘋自己。一個尊重別人不同的人,會是團體的祝福,他在團體中能幫助對峙的兩方彼此欣賞,還能藉著他對人的肯定,激發團體間的愉快氣氛。
看完這一本繪本,您可以問孩子:「蝸牛和小豬有什麼不同?」「兔子跟狗有什麼不同?」「蝸牛跟小豬哪一個好?」(在他回答後,再告訴他:「其實蝸牛和小豬一樣好,只是他們不同。蝸牛很會爬,就算表面再粗糙,爬過去也不會受傷,而且蝸牛的身體可以伸好長,所以他身體一伸長,就可以從這個石頭過到另一個石頭上了;豬很聰明、又很溫馴,牠的眼睛視野可以廣到310度,牠也是喜歡群居的動物。蝸牛和豬都是上帝的創造,只要是上帝的創造,就是好!」)
除非我們打從心裡知道「上帝創造每一個人都不一樣,而且上帝看祂的創造為好」,否則,我們很難接納別人和自己的不同。我們孩子也是上帝的美好創造,上帝賜與他們獨特的個性喜好,而且這個性喜好很有可能跟我們不同。要養出尊重別人、欣賞別人又有彈性的孩子,除非我們自己做父母的,先尊重我們的孩子,欣賞他們的獨特,給他們機會做決定又尊重他們的決定。在那些相對的事情上(例如衣服的顏色、嗜好、字寫得漂不漂亮……)給他們機會嘗試,在絕對的事情上(例如說謊、愛神愛人、不用暴力……)才用溫柔勸誡禁止。
最後,您也可以帶著孩子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創造我與別人不同,而且祢看我為寶貴。求祢幫助我,能成為一個欣賞別人的人,透過我對人的欣賞,讓他也喜歡他自己,直到有一天,他知道我會這麼欣賞他,是因為上帝創造了他,就讓他有機會來認識上帝……。」
《是蝸牛開始的》文/卡特雅‧雷德爾,圖/安格拉‧馮‧羅爾,譯/方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