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白恩拾 2009.04.05
日前讀完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給了我不少有趣的感想。「要不要上廁所」是其中一段挺有趣的體驗。
龍應台跟她兒子,以及親人到南台灣的墾丁旅遊。她的兒子是在德國長大的德中混血,大家在海邊乘涼,這時,一個媽媽問她讀大學的女兒咪咪:「要不要去上廁所?」這引起龍應台也想上廁所,就也順帶問他兒子飛力普:「要不要上廁所?」
飛力普從一本英文雜誌中抬頭看著她,問:「我要不要上廁所,自己不知道嗎?需要媽來問嗎?」龍應台上完廁所回來,他兒子又問:「媽,咪咪二十歲了,為什麼她媽還要問她上不上廁所?」
龍應台這樣寫著這件事帶給她的震撼:
要不要上廁所,不是一個對三歲小孩才要問的問題嗎?
上不上廁所豈不是一件很個人的事嗎?需要邀請別人一到去做嗎?
為什麼一個母親需要提醒一個成年的孩子,要不要去上廁所?
龍應台被這個問題問倒了,需要停下來想想,還要把它寫下來仔細咀嚼幾番。
我也有相似的感覺:作父母的,雖然總愛責怪孩子長不大,不成熟。但問題是,父母其實還陶醉於孩子長不大的狀態?他們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年齡代表著他該為自己負責的比例。而作父母的,卻樂於控制孩子,為孩子的生命擔負太多的責任;二十歲的孩子,都有投票權決定誰該當市長,誰該當總統來治理他所住的城市和國家;二十歲的孩子,在大學裡已經上完微積分,上完中國哲學史,上完工程數學了。但二十歲的孩子,在母親眼中是仍須提醒該是上廁所的時候了!
華人的文化的確缺少一份尊重別人隱私,尊重別人獨立生活的習慣,連上廁所都要呼喚別人一道進行。這顯示我們習慣於倚賴,倚賴群體、人帶給我們安全感,喜歡人供我們倚賴──即使我們以為是別人在倚賴我們。
一群人聚在海邊度假幾天,多少喧囂,多少集體行動的機會,上廁所的片刻,是難得獨處靜思的時刻,人們連這樣一個時刻都喜歡倚賴別人的陪伴。
控制別人,以及倚賴別人,在呼朋引伴上廁所的文化中,精細地穿引著人們的慣性,人們有時不太懂得孤單的重要,獨處面對生命的秘訣,我們不太懂得尊重別人在時間和空間上,跟我們之間應有的那道看不見,透明的,卻真實存在的界線泡泡(bubble boundary)。我們喜歡混雜在一起,即使混在一起給人亂的感受,但人可能還是喜歡混雜帶給人的倚賴和安全感。
倚賴和控制帶給人許多安全感,但那是無知的,是自私的安全感,人若不懂得面對自己,安撫自己,面對上帝,享受上帝,那麼,這樣的安全感恐怕是是虛擬的。
★本文原發表於作者的部落格:Ethical Being & Being Ethical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