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應仁祥 2010.04.04
說來慚愧,當基督徒當那麼久,對於復活節,還是停留在禮拜天的早晨,大家齊聚一堂唱唱「因祂活者」,或是主日學吃的復活節紅蛋。事實上,對於復活,我知道的也極其有限。當然,我相信復活,也曾經為了傳福音的緣故,向人解說「耶穌復活」的歷史證據,然而,扣除掉這種護教式的理解,復活對我而言,意義好像真的只剩下得到了一張上天堂的門票,哪天我死了,起碼還有復活這個最後保證。
前幾年因電影《受難記》的緣故,復活節開始有了一個新的面貌,我知道可以在復活節前後,思考耶穌受難的意義,並且一幕一幕默想耶穌的十架苦路,從中得到啟發。然而,復活節最重要的「復活」意涵,我還是不得其門而入。
這情形,直到遇見曼寧那本《耶穌的簽名》(校園),才慢慢改觀。耶穌的簽名,顧名思義,談的便是「十字架」及其所代表的意涵,不過,曼寧在這本書裡提到了一個名詞「復活的靈修學」,卻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突然發現,原來,復活也有靈修層面的豐富意涵。
對現在很多信徒來說,講到靈修,腦海裡浮現的大多是讀經、禱告、獨處、禁食等活動,然而,這些活動充其量只是靈修的外觀,而非核心。靈修的真正意涵,在於我們如何透過這些活動,來審視自己的內心,塑造我們擁有更好的品格與生命。
復活,特別是四福音裡對於復活的記載,在許許多多作家的眼中,就有非常深刻的「靈修學」價值,我們可以透過默想這些復活記載,來審視自己的內心,查看我們的靈魂。實在值得將這些作家對復活的思考精華,推薦給每一位華人信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大概非靈修學大師畢德生那本《活出復活的生命》(天道)了。畢德生認為,「復活」不是人死了之後才能嚐到的滋味,事實上,一個人只要信了耶穌,「重生得救」,他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復活的生命」。這樣的生命需要我們用心栽培與耕耘,方能在上帝的恩典中成長與茁壯,將復活的力量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畢德生從聖經的復活記載中,區分出三個「塑造復活生命」的重要主題:對奇妙的敬畏、把握生命、與朋友連結,並將這三個重要主題對應於三個當代人常犯的毛病:操控、分心、宗教消費,最後再用三個重要的儀式與操練:安息日、聖餐、洗禮,來幫助我們從實際的生活中,陶塑上帝所賜給我們的「復活生命」。
其次,要推薦古倫神父的那本《天天經歷復活喜悅》(南與北)。和畢德生類似,古倫神父也認為,耶穌的復活是我們今生今世就能嚐到的喜樂,他比畢德生更為徹底,用上五十天的時間,一段一段帶領我們默想耶穌的復活經文,並且提供實際可行的原則與方法,讓我們的生命也能被耶穌那復活的力量所改變、所醫治。像是默想耶穌墳墓被搬開的大石頭,古倫神父就要我們想一想,有沒有什麼是壓在我們心頭,阻礙我們生命成長的大石頭,他認為,所謂的復活就是有一位天使,從天而建,挪開墓穴口的石頭¬¬──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注意到那位天使了嗎?
另外有一本書,也相當值得一提,便是著名的靈修作家盧雲所寫《熾熱的心》(光啟)。這本書不同於畢德生與古倫的全面,僅將討論的重點聚焦在那兩位帶著沮喪從耶路撒冷走向以馬忤斯的門徒身上。雖然主角只有這兩位門徒,可是讀者卻能在盧雲睿智的帶領下,深入自己的內心與靈魂,在那裡遇見耶穌,讓祂醫治我們,使我們也能像那兩位門徒一樣,感覺到「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路二十四32)
盧雲先從生命中的「失落」談起,將我們生命遇到的各樣沮喪,與兩位門徒因為耶穌被釘十字架所感受的沮喪連上關係,提醒我們「失落」其實也代表騰出空間,去擁抱全新的可能;接著盧雲開始思考透過閱讀聖經,默想上帝的話語,使復活的耶穌能夠像二千年前「臨在」門徒的身邊那般,「臨在」我們的內心;然後,盧雲提醒我們,耶穌的臨在需要我們的「邀請」做為配合,唯有捨下自己,讓祂成為主人,我們才能與祂進入「共融」的關係,並且明白祂所給予的「使命」。透過失落、臨在、邀請、共融、使命的五個步驟,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見到復活耶穌的蹤影。
當然,內容討論到復活的書,不是只有上述這幾本,像是著名作家楊腓力的《耶穌真貌》(校園)第十一章,牧師作家路卡杜的《大山可以挪開》(雅歌)、《一個星期五的6小時》(校園),甚至是神學一點的《再思十架真義》(校園),都有部分章節碰觸到「復活」的問題,只是整體而言,華人教會以及文字出版對復活的討論,以及與復活節有關「大齋節」的傳統,都還有很大發展的空間,值得我們繼續探究,將復活豐盛的意涵,化為我們陶塑生命、靈性成長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