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小小 2021.04.11
京都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Violet Evergarden,描述戰亂時代下的孤兒薇爾莉特,她不懂人類的情感,個性殺伐果斷,對命令絕對服從,在戰場上是殺人機器,具有強大的戰鬥力。
我愛你 按下情商開關
後來男主角基爾伯特少佐收養薇爾莉特,教她讀書寫字,希望她能像個正常孩子成長。無奈基爾伯特是軍人世家,戰爭再度爆發,他只能帶著薇爾莉特上戰場。這次戰役,基爾伯特受了重傷,生死垂危之際,向薇爾莉特吐露埋藏深處的心意:「我愛妳」。這三個字像是按下啟動開關,讓從來不懂愛的薇爾莉特,內心產生無法抑扼的澎湃情感。
薇爾莉特昏迷後獲救,基爾伯特遺體卻未被尋獲,列入失蹤名單。少佐最後一幕的表白,讓薇爾莉特感到遺憾,沒能把握機會,對基爾伯特有所回應。但當時情商接近零的她,實在也無法釐清胸中翻騰感受為何。
薇爾莉特因戰爭失去雙手,後來裝上義肢,從事「自動手記人偶」(代筆)工作。那個時代多數人是文盲,她為不識字的人代寫,幫助傳遞消息或感情給他人,自己則從中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愛,覺知情感的能力也在一件件委託案中成長。
一位時日無多的母親,委託薇爾莉特寫50封信給女兒,預先安排好女兒未來的每年生日都會收到一封。這位母親想像著女兒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出社會、找對象、結婚、生子…,她思考斟酌著要給女兒甚麼樣的祝福與鼓勵。
薇爾莉特起初只知道忠實呆版地做著聽寫記錄,隨著情商提高,她漸漸發現:「語言是分兩面的,說出來的話,並不能代表全部。」代筆不是機器人,成功的代筆必須觀察細節,判讀委託人表面說的話與背後隱藏意涵之間關聯,帶入感情,視情況與委託人討論、互動,最後才選定合適的詞彙表達出來。
一個身懷絕症、時日不多的小男孩委託薇爾莉特,她看到小男孩對家人態度不耐、刻薄無禮,但她已有能力看見小男孩內心真正的想法與情感。當小男孩唸著:「請弟弟連同我自己的份,好好活下去,要孝順爸爸、媽媽。」薇爾莉特輕輕地提議,是否要在後面加入一句:請弟弟也要幫自己,好好地向爸爸、媽媽撒嬌?她暗示著小男孩不要故作剛強,要把握可以向所愛的人傳達心意的最後機會。小男孩聞言,冷漠的面具頓時崩解。
薇爾莉特如此訴說代筆的心得:「我至今寫過許多書信,了解到無論話語、態度或心意,都有表裡兩面。眼前所見,並不代表一切。但是真正的心意,若不是藉著傳達,多半是無法讓對方知道的。」接著劇情一轉,考驗來臨了,換薇爾莉特成為當事人——她得知基爾伯特尚在人世。
已瞎一眼、斷一臂的基爾伯特從戰爭中倖存下來,到戰時隸屬敵軍的小島當老師,以彌補戰爭帶來的傷害。他得知薇爾莉特成為聞名遐邇的代筆,但想到是自己造成薇爾莉特在戰爭失去雙臂,他滿懷歉疚地選擇隱姓埋名,被所有人遺忘。即便如此,薇爾莉特在夜深人靜獨處時,經常寫信給生死不明的基爾伯特,傳達自己的思念。
薇爾莉特以為見到基爾伯特,迎接的會是久別重逢的擁抱,沒想到卻是冷漠的閉門羹。基爾伯特不管不顧,任由她站在門外淋著大雨,充耳不聞她撕心裂肺的哭泣。這回,薇爾莉特是否能了解眼前所見並不代表一切,能看到基爾伯特陷入走不出的歉意?明明人活著,卻無法得見,她又是否能透過書寫,讓基爾伯特知道自己的心意?
祂愛我 開始文字使命
三十年前,在大一升大二的暑假福音營,有一句「我愛妳」像是按下啟動開關,讓不懂甚麼是愛的我,內心充滿無法抑扼的澎湃感動。講員在台上說著:「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7-8)聖靈讓我看到自己是充滿汙穢的罪人,聖潔的上帝竟然愛我,耶穌為我死在十字架上,那天聖靈傾倒上帝的愛,大大澆灌在我的心裡。
那句「我愛妳」讓我走上文字事奉的道路。三十多年來,上帝透過一次次的任務,讓我宛若薇爾莉特,情商逐漸成長。我的文字工作心得是:「眼前所見,並不代表一切。肉眼所見的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屬靈的世界。人的罪惡造成肉眼所見世界的痛苦,屬靈世界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則會激發、誘出人裏頭的罪,帶來更多更深的痛苦。」而我的任務就是要讓人們的眼睛被打開,不被眼所見的短暫世界所蒙蔽。
《紫羅蘭永恆花園》不只是催淚愛情劇,亦是工作使命劇。最令我動容的是薇爾莉特被基爾伯特拒於門外的那天,緊急電報傳來小男孩意識漸漸微弱,而他尚有一封給好友的信需要代筆,她當下就決定先放下自己的事,返回工作崗位。但風雨加交,船隻皆停駛,薇爾莉特被困在小島上,幸而同事們透過電話線,幫助小男孩完成離世前向好友傳達心意的任務。
即便如此,薇爾莉特仍決定只留一晚,隔天早上要坐船回去。她並非是工作狂,而是深知每一件委託,都承載著重要的心意。她判斷自己當下無法說服基爾伯特,但尚有上百件的委託案等著她代筆去傳遞。那一夜,薇爾莉特失眠了,她寫了最後一封信給基爾伯特。
我揣想著,自己被耶穌拯救後,已累積了30年的情商,若遇到薇爾莉特的情況,會寫甚麼?是的。我們應該都會數算對方曾對自己的好,表達訴說不盡的感謝,對方尚在人世,已經心滿意足,希望對方能過得好,不勉強對方相見。
他聽祂 聖經中的代筆
聖經中,也有幾個代筆。新約有德提,服事使徒保羅。「我這代筆寫信的德提,在主裡面問你們安。」(羅馬書16:22羅馬書)保羅當然有書寫的能力,但他寫信給羅馬教會信徒,也許因為身體病痛,或是要傳達的訊息過於豐富,而要請代筆協助。
羅馬書與保羅另外兩封書信加拉太書、哥林多前書相比較,風格相近,皆呈現保羅直率性格。因此,羅馬書應該是保羅口述,德提記錄。基本上,這種逐字逐句聽寫,不需要寫出代筆者。但特別提到德提,顯示他與保羅是超過僱傭關係的朋友、同工情誼,並且羅馬基督徒也可能都認識德提。
有時,代筆不僅是寫信,也要負責送信,甚至還要負責誦讀給收信者。舊約聖經另一位知名的代筆巴錄,他服事的是先知耶利米。約雅敬作猶大王的第四年,耶利米被禁止進入聖殿,代筆巴錄不僅把先知口授的話寫成書卷,也代表先知到聖殿當眾宣讀書卷,讓從各地來的猶大人都能夠聽見耶和華向先知說的話,呼籲百姓要盡速離棄邪惡的道路。
一些官長和文士聽了這份書卷,驚慌得面面相覷。文士就是專業的宮廷代筆,還事先確認巴錄所寫的書卷,出自哪一種代筆方式?疑心其中那些降災部分,是出自代筆巴錄個人的想法,而非先知傳遞的神諭。
耶利米書36:17-18記載,他們問巴錄說:「請你告訴我們,你怎樣從他口中寫這一切話呢?」巴錄回答:「是耶利米一一口授的;我用墨水記錄在這書卷上。」
那就不得了了!這些文字是耶和華透過先知傳遞祂的話。文士們趕緊呈報約雅敬王,但王聽見書卷裏記錄的話,一點都不害怕,也沒撕裂衣服以表悔罪傷心。甚至王還讓人念了三、四行,就用小刀把書卷割破,丟進火爐裏,一直到全書卷都燒光。即使有人央求王不要燒毀那書卷,王也不理會,事後還派人去逮捕耶利米和代筆巴錄,但耶和華已將他們藏了起來。(耶利米書36:24-25)
代筆巴錄的文字,如同先知耶利米的話語,代表著上帝向百姓傳達訊息,即使他們生命遭受威脅,也不能退卻。耶和華對耶利米說:「你不要說我是年幼的,因為我差遣你到誰那裡去,你都要去;我吩咐你說甚麼話,你都要說。你不要懼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1:7-8)作為代筆,巴錄也同樣領受這種先知使命:耶和華差遣他到誰那裡去,他都要去;耶利米吩咐他寫甚麼,他都要寫,他不要懼怕任何人。因為耶和華與他同在,要拯救他。這是耶和華說的。
中文聖經是從古希臘文、古希伯來文翻譯過來,所以一些名詞,有時會因著文化不同而有重點的差異。好比נָבִיא 譯作「先知」,華人佛道民間信仰認為是助人們趨吉避凶的預言者。但聖經中的נָבִיא ,意義更偏重在「上帝的代言人」。他們甚至可能沒有說多少預言,例如摩西、施洗約翰,多是代表上帝引領百姓、指出百姓的罪惡過犯,呼籲要盡速悔改。先知是上帝的口,而有書寫能力的先知與使徒,或耶利米的代筆巴錄,就像是上帝的手,透過文字向當時代的人們傳達上帝的心意,而成了上帝的代筆。
《紫羅蘭永恆花園》女主角的名字「薇爾莉特」,即「紫羅蘭」Violet的音譯,是男主角為她取的名字,紫羅蘭的花語是「永恆,永遠忠誠」。她確然活出了這個名字的意義,懷抱盼望,等候戰場中失蹤的基爾伯特,她也對自己的代筆工作盡忠到底。最後,薇爾莉特和基爾伯特兩人住在那個小島,她為島上的居民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
耶利米那個時代:「祭司都不說,耶和華在哪裡呢?傳講律法的都不認識我。官長違背我;先知藉巴力說預言,隨從無益的神。」(耶利米書2:8)祭司、律法師、先知怠忽職守,喪失Violet永遠忠誠的精神。身為21世紀的教牧人員與文字工作者,必須看重自己的職分有如上帝的口與上帝的手,不時在主裡面安靜默想,求聖靈光照,尋求上帝真正的想法,對我們這一代的心意為何?忠於所託,不讓耶利米時代悲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