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作家》

| | | | 轉寄

過去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看過「亂世佳人」這部影片的人都會記得,男主角之一的艾斯理曾經無限感慨地說:「我實在很懷念戰爭以前的田園生活,那時大夥兒在一起嘻鬧,無憂無慮……」女主角思嘉麗馬上打斷他說:「不要看過去,拜託!不要再往回看。」

這正代表人們對「過去」所存完全不同的態度。有人珍惜過去,念念不忘舊情;有人津津樂道往日的一切,因為過去令他回味無窮。但也有人覺得逝者已矣,來者可追,應該要把眼光放在未來。還有人雖然不能忘懷昔日種種,卻將它壓抑下來,因為往事實在不堪回首。 究竟「過去」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一個人是否能夠擺脫過去的影響,開創新的未來?心理學家們對這點有不同的看法,現在就請你看看誰說得有道理。

心理分析學派的鼻祖弗洛依德非常重視一個人的過去,尤其是他童年的經驗。他在看病人的經驗中發現人受潛意識的左右,受本能的驅使。他認為一個人的個性在五歲以前就定型了。要改變一個人,必須採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讓他的潛意識現形。

麗欣是剛從學校畢業的一位姊妹,為了幫助別人,她參加協談中心的義工訓練。當她接觸到心理分析時,整個人都受到震憾。「原來我成為今天這個樣子,是從前父母兄姊這樣、那樣地對待我。」麗欣一方面高興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一方面卻感到十分矛盾。「沒想到我一向所敬愛的父母,竟是塑造我這不成熟的人格的主角。」有好一陣子,她內心感到很不平衡,經常為芝麻小事跟父母鬧彆扭。後來她慢慢體認到父母所做都是由於愛心,而且父母本身在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像自己一樣,麗欣才能夠接納他們、原諒他們。

很多人反對弗洛依德的見解,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也都跟他持不同看法。但是在無形中却深受他的影響,特別是「重視童年經驗」這個主張。這種看法引起現代父母重視學前教育,要提供給孩子最有利的學習環境。會做生意的人就趁機推銷各種教育性商品。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是它也可能對父母和孩子造成壓力,阻碍孩子的人格發展。如何拿捏得恰到好處,實在需要一番斟酌。

麗欣的好友智芬是個有科學頭腦的人,她比較喜歡行為學派的說法,認為所有人類行為都是學來的,不論好壞都一樣。而學習的基本原則是刺激和反應的聯結,只要能控制好行為的前因(給它什麼刺激)和後果(獎賞或懲罰),就能改變這個行為。智芬任教小學,每次她想增加小朋友某方面的表現,她都會用許多獎勵辦法。孩子們為了得到獎品,都盡心盡力地在學習。對於那些擁有不良習慣的孩子,智芬也有一套,或是根本不予注意,或是鼓勵其他對的行為,使壞行為沒機會出籠。智芬相信,即使過去學到許多不好的行為,一個人隨時都有再學習的機會。與其浪費時間去探究過去,還不如設計再學習的環境。幾個月下來,這些孩子都被智芬帶得服服貼貼的。

聽了這個故事,你一定也喜歡做智芬的學生。問題是像智芬這樣的老師不多,而且孩子們通常並無權利選擇他的老師。如果沒有遇上這樣的好老師,沒有如此良好的學習環境,一個人是否就沒希望了呢?

文哲是個愛動腦筋的人,他覺得上面兩種主張,好像是從門縫裡看人,把人看得太扁了。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在於他會思考,會作選擇,即使是最惡劣的環境,他都還有相當的自主能力,能在有限的情境中作抉擇。正因為這個緣故,他必須負起自己的責任來,不能推說父母塑造了他,老師左右了他,也不能推說環境使然,使得他身不由己。文哲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雖然從小眼見父親為了納妾,鬧得家裡雞犬不寧,他也身受其害,但是他不願意受此影響。相反地,他決心為自己締造一個美好的婚姻。到現在,文哲和美音結婚已經十多年了,兩人都感到十分滿意。文哲的看法是屬於存在主義學派的看法。

還有一種看法是美音最欣賞的,認為人有能力可以超越過去,能夠反省、檢討、瞭解過去到底做了那些決定不切合需要,並且能夠重新來過。人能夠擺脫過去習慣的束縳,選擇新的目標和行為,這對美音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信念,她才敢和文哲踏向地毯的那一端。美音承認自己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因為幼年時期除了父母別無所依。但是現在既已長大成人,就要對自己的一切負責。記得不知誰說過,三十歲以前的臉蛋兒是父母生給你的,三十歲以後就必須自己負責,端看你如何保養它。臉孔如此,個性亦然。過去的一切雖然不能被擦掉,但是它對你的影響却可以被改變。到底要怎樣才能改變它呢?

理情學派提供我們一些實際的方法,他們認為人會有情緒反應,主要是因為他先有一些不恰當的想法和信念。例如當一個發現父母的錯失,而感到失望、挫折時,他基本上是認為「父母不應該犯這種錯誤」。如果他能改變這種看法為:「父母也是人,一樣會犯錯」,可能他的反應就會平靜些。有位朋友曾經對我說:「某某人瞪了我一眼,我很生氣。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他覺得那個人瞪他,是表示看輕他。如果他能改變想法:「他只是不經意地看了我一下」,或是「他本來看人就像在瞪人」,如此就沒什麼可以生氣的了。我們都有被誤會的經驗,當我們被別人誤會時,內心都會感到十分難過,有時甚至還想找對方理論一番。其實我們基本上是認為「別人應該瞭解我」,才會有這樣的反應。如果我們改變成這種想法:「要瞭解別人不容易;要被別人瞭解也不容易。」如此便能釋然。每當我們到挫折、傷害,或不愉快經驗時,先檢視自己的想法,如果發覺有不恰當的地方就改變它,如此那些不愉快就會隨之消失。

上面說的是從思想或信念下手的。還有另外一種方法是從情緒的疏導入手。一般人壓抑情緒或感受,是怕被看輕或排斥,羅傑士所倡導的受輔者中心學派極力主張要完全接納一個人。在這種尊重、接納、真誠的氣氛中,一個人不論他有什麼感受,都能自由地述說。當他的情緒到適當的宣洩以後,他就能理清楚知道當如何行。

寫到這裡,我已經介紹了六種不同的看法。你最喜歡那一種呢?你覺得誰說得最有道理?

無可諱言的,「過去」會帶給人一些影響,要深入地瞭解一個人,必須看他的「過去」。但是人不必受過去的轄制,尤其是我們信主耶穌的人,更能夠得到不斷的更新。要擺脫過去的影響,必須從理念和情緒雙管齊下。找一個可以信賴的朋友,傾訴那積壓的情緒,理清思緖,並隨時準備修正自己的看法。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地「忘記背後、努力面前」,也才能切斷過去的羈絆,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