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莊信德 2003.11.30
我們都是生活在「語言」的世界當中,我們也是藉由「語言」來認識這個世界。當我們希望向著所處的時代,傳講耶穌基督永活的真道時,那麼所使用的語言勢必是這個世界所能夠明白,並且產生合理意義的語言。然而,從幾次基督教在大眾傳播媒體當中所展現出來的現象,筆者認為有兩方面值得進一步思考:
一、為聽眾而存在的群體語言
筆者曾指出:從哈利波特事件到林進友牧師的道歉記者會,我們確實需要一個「媒體公關」的角色,來為傳道人、教會界上一系列媒體公關的課程。從記者會的新聞稿設計,社會與宗教新聞記者的關係建立,到主動設定議題反制媒體操弄……等,都是當今傳道人相當欠缺的媒體教育。因為,我們倘若還停留在:只要能夠上媒體就是作見證的阿Q觀念,那麼恐怕我們將會在傳媒的議題競爭現象中,從被邊緣化到被妖魔化!然而,這並非僅僅為技術層面,卻是關乎今天台灣教會界,對於信仰語言公共性的意識。
其中的關鍵點在於是:「我們的見證是對非信徒世界傳講的!並不是自滿於基督教界對社會議題發言的滿足感。」在這個傳媒取得平易化的傳播時代,重要的並不是「我講話了!」而是「我講了什麼話?」是否我們的信仰語言在面對傳媒的時候,都是「收割式的佈道會心態?」而沒有「默默撒種的肉身形態!」如果論壇報要走日報,讀者群是3%不到的基督徒閱報人口,還是沒有宗教設限的全華人群體?如果教會公報要傳達信仰價值,讀者群是2%不到的長老會閱報人口,還是沒有教派設限的全華人群體?如果GOOD TV期望藉由媒體宣教,是走棚內罐頭節目的製播,還是使用當今的節目語言?其中固然隱含著許多必然的限制與已然的努力,但是,究竟我們的媒體觀念是「去見證?」還是「來信主?」是圈內的行話?還是意識型態的宣傳?因為我們的設定決定了我們的內容。
筆者誠懇呼籲教界不同教派傳統和媒介工具的傳播媒體,應當多一些共識與對話,在現有的資源當中向著未得之民作見證。透過橫向的連結,一方面區隔設定的服事群體;另一方面,整合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透過對台灣閱聽大眾的集體性探究,提出交叉配搭的議題設計,從教會式的圈內佈道會,到社會性的圈外包裝語言。在混亂肢解的傳媒世界中,扮演最大意義化的阿基米德點。
二、為聽眾而存在的個體語言
基督教的信仰語言永遠沒有辦法私有化,一旦經過「述說」就是作為一種生命的見證。果真如此,在今天這個宗教世界觀封閉VS.開放兩極化的信仰語言當中,我們如何讓非信徒避免溺斃在我們封閉的屬靈語言當中呢?在我們日常所接觸的群體當中,究竟我們是否習慣性地將每一個朋友細緻而獨特的個人生命歷程,用教會的「你缺乏平安」、「你缺乏喜樂」、「你需要尋找豐盛的生命」來給予他們意義呢?今天台灣的基督徒圈子,已然充滿了許多自言自語的信仰告白,忘卻了信仰告白的本身,並不是定未告白者的罪,更不是一種教義式的宣講,而是從平凡的生活中品味、引導的語言。
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在兩千年前作了一個最美的示範,耶穌基督在祂的時代中,藉著花、透過羊,從俯拾皆是的真實生活中,從每一個人最平凡的日常語言中取材。舉例而言,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活出聖靈入世的果子,卻不斷述說這個世界缺乏聖靈充滿的出世語言,就仍然不明白道成肉身的真理,對我們信仰的真實意義!
道成肉身:
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不斷地向著這個世界開放自己;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也不斷地啟示著信仰語言的公共性!對任何企圖將信仰語言私人化的基督徒來說,或是企圖將信仰語言意識型態化的基督教團體而言,都是值得三思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