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望愛論壇》

| | | | 轉寄

從傳統到創新:如何在2003的電視語言中向青少年宣教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青少年事工一直是許多教會的重點事工,一方面選擇最有負擔的輔導擔任,另方面儘量給予最大的支持。然而,這群備受呵護的青少年卻不見得會在離開家鄉之後,堅持原初的信仰。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若將我們傳統的「信仰語言」,放在青少年真實生活的「電視語言」中進行簡單地探究,或許可以得著一些更新的契機。

一、傳統教會青少年事工的困境

首先,從多數教會現行青少年事工的現象來看,我們可以找出三個較為明顯的特徵:

(一)注重傳統的延續(輔導的角度)

就團契的輔導而言,由於受託要盡力向青少年們傳承信仰的價值,於是我們使出各樣的壓箱法寶,為了有效地喚起青少年對於信仰的追求,表面上我們和青少年們一同努力構思各種有趣的團契活動,然而,在內心卻不斷想辦法將信仰語言,從過去灌輸到現在,於是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會說出:「響當時仔……」(想當初)這類的句子。目的不僅是分享當年的勇,更是期盼傳統的延續。

其實,在輔導和少數核心同工的心中,已經事先在心中描繪出一幅預定的信仰圖畫,在這個圖畫中務求沿襲過去教會的傳統用語,或是思考方式,並不是以現在的青少年作主角,而是以傳統的青少年作主角,再套用新鮮的聚會方式而已。反觀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電視語言,雖然也是面對一個絕對不會改變的傳統商業動機,卻可以在沒有設限的電視語言世界中,不斷求新求變。甚至是從單向傳播的方式,逐漸蛻變成為收視者可以動態參與的互動電視模式。

(二)注重內部的需求(契友的角度)

此外,從契友的角度來看,由於信仰對他們而言,幾乎成為一種聚會的代名詞,所以信仰的更新,就是指著聚會形式的突破。因此,層出不窮的聚會百寶箱概念不斷推陳出新;然而,不論這些聚會的點子如何更新突破,其終究關懷的焦點仍是內部的需求,就是為著自己人的需要而設計的聚會。這種針對內部的聚會觀念,逐漸使得團契存在的唯一目的,變成是餵養自己人的需要而已。長此以往,宣教對於團契來說,僅僅是一種聚會的內容,目的是為了安撫我們被聖經挑戰的信仰良心。

偶有幸運兒踏入教會,多數會感受到團契內部強烈的凝聚力,和豐富的宗教術語,在無法融入的調適後,逐漸感到怯步而慢慢離開。反觀青少年每一天的電視語言,則致力營造出他們就是主角的自在環境,並且讓收視者享受到「搔到癢處」的真實感受。果真如此,我們應當怎樣在這種信仰傳統當中,大張旗鼓地進行青少年宣教呢?筆者認為,需要調整團契注重收割的宣教心態。

(三)注重收割的成果(團契的角度)

如果,我們從團契總體的角度出發,來反省我們目前的青少年宣教狀況,我們會訝異地發現,竟然在不同的教會處境中,多少都有機會聽見「這樣有效嗎?」、「最後多少人信主?」的疑問句。這些真實的關心,往往讓團契的輔導在設計宣教聚會時備感壓力。宣教對於團契的青少年而言,往往是佈道會、福音茶會的同義詞。而成功宣教的指標,則是這些聚會後的信主人數。果真如此,就反應出我們的青少年宣教事工只重收割,而輕忽撒種的嚴重危機。試想有那個看慣電視「商品宣教」語言的青少年,會在初次光臨貴團契,便立刻改變十多年來的「消費方式」,馬上認同並且購買我們「宗教宣教」語言的商品?

反觀,青少年所面對的電視語言,則是處處充滿「放長線、釣大魚」的廣告智慧,電視中的商品不再只是一種被消費的物品,而是品味認同的重要依據。藉著重視青少年群體性的特質,電視語言的「宣教」策略往往設定在群體價值的洗腦後,再挑動個別的購買欲望。

藉由現階段多數教會青少年宣教語言的探究,我們發現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我們對於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信仰意涵,瞭解得並不深刻。筆者認為,對於青少年宣教的實況化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信仰真理。

二、從困境到挑戰的宣教契機

(一)耶穌的見證

聖經曾經深刻地描述耶穌與我們之間的關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翰一14)在上帝的眼中,當耶穌默默地生活在加利利的語言世界中,祂並不是在浪費祂有限的寶貴生命,而是在發揮祂寶貴的有限生命。因為耶穌用了當時的人所能明白的語言,與他們真實地生活在一起。

(二)保羅的告白

這個道成肉身的信仰精神,也在保羅身上見證出來,保羅說:「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2∼23)不論是耶穌在歷史中身教、言教的存在方式,還是保羅立志與未得之民認同的信仰精神,在在都表達出一種真實的信仰語言觀點:生活在他們中間,適當地使用他們的語言。這就是所謂的「真實的語言觀」。

(三)青少年的肉身形式

就今天青少年所生活的語言形態而言,是典型的視覺系導向。這個視覺系風潮從漫畫、偶像劇、服飾、網路、樂團幾乎是佔滿了青少年的語言世界。在視覺系當道的流行文化中,青少年愈來愈習慣以眼睛來思考。藉著豐富的視覺元素,讓舊有的素材取得一個新的價值。如果我們無法從這個視覺系的流行現象中,解讀出其中傳達的藝術意涵,僅僅只是將一個舊有的藝術尺度套用在這個現象上面,那麼我們很可能沒有辦法體會耶穌為何會被冠上「貪食好酒」的稱號(太十一19),而保羅為何站在亞略巴古的議會,分享他閱讀流行詩集的心情(使十七28)。只有深入青少年的語言世界,方能夠進一步討論如何向他們宣教,也才真正走在實踐「道成肉身」的真理歷程中。

三、今日教會青少年宣教的挑戰

(一)從單一語言到多元語言:多元語言的意義

電視文化的特色之一,就是多元的選擇性。電視頻道在形式上的多元取向,讓青少年有著一種選擇的主動性。換言之,只有處在一種主動選擇的環境中,才能給青少年帶來一份安全感受。以往團契為青少年預備的宣教聚會,往往是三個月到半年的努力,嘔心瀝血精心設計出一次聚會,然後就以這一次作為這半年宣教業績的賭注,廣邀團契弟兄姐妹的同學們參與。

這固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聚會,但是對於受邀請的青少年而言,似乎在一開始便少了一個「主動選擇」的機會,使得受邀參加福音性聚會,成為只此一次下不為例的最後晚餐。因此,建議團契在設計給青少年的宣教聚會時,最好走小而美、多而短的策略。讓一季不只一次的聚會適合福音朋友參與,而且所設計的內容,儘量與他們生活中的流行趣味相近。

(二)從聽覺語言到視覺語言:視覺語言的價值

過去的團契的宣教方式,主要是借重聽覺作為媒介。舉辦佈道會或是福音茶會,少不了的一定是牧師、傳道、輔導最後來一段心靈的「勸降」!但是,在電視、網路等傳媒為今天青少年所營造的傳播世界中,聽覺語言已經和視覺語言平起平坐了。否則,香港著名的神學工作者楊牧谷牧師,不會將他的作品《基本信仰與超凡生命》、《壞鬼神學》等「翻譯」成為漫畫的形式。因此,如何嚐試從視覺為主的戲劇活動、影像活動作為一次福音性聚會的結束,而取代一種口頭宣教的焦慮,或許更能夠打動青少年的心靈。

(三)從控制語言到參與語言:本位主義的挑戰

嘻哈音樂藉著電視頻道的強力放送,已經將這個追求自己獨特存在風格的意識,以新的形式植入青少年的心中。即便沒有美國黑人的街頭文化,但是卻仍然傳承了強烈的自由、自主概念,這種青少年意識的覺醒,不僅表現在音樂形式的追求上,必然也反應在心靈活動的宗教信仰中。因此向青少年宣教,就必須意識到我們自身一種不自覺的控制語言。

青少年的福音活動經常教會感到不安的地方,在於年輕人經常會沒有「分寸」,為了防止這個問題的發生會沒有見證,輔導多半是使用傳統語言來制止,要求大家必須展現出屬靈的信仰語言。然而參加一個這種將「講出來的話」穿西裝、打領帶的聚會,卻無法讓同為青少年的福音朋友感到自在。因為他們需要的是參與,是他們能夠參與的群體氣氛,他們的感受與想法甚至可以轉變這個群體的氣氛,並且年長的權威人士(輔導),也不會因為預期的結果「失控」,而感到忿怒或是採取控制,這樣我們或許稍許靠近了青少年的語言世界一點。

【未結之語】

向青少年宣教是一個蒙福的歷程。不只是因為我們可以「為主贏得年輕人」,更是我們自己先經歷「信仰語言的更新」。這樣的更新,勢必會將我們原本習慣要求青少年的「傳統語言」,逐漸轉變成為「創新語言」,我們或許不必學習青少年的世俗語言,但是我們卻因為深刻瞭解他們的語言文化,以至於我們在搭這座福音橋樑的時候,可以更為準確地抵達青少年的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