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与生活》 |
|
|
|
|
论预定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加尔文神学思想中最重要却也是争议最多的,就是有关预定论的主张。他一方面归纳出圣经清楚的记载 (Ⅲ.21.2-3,Ⅲ.22.1-7),另一方面从他个人以及许多流亡受苦的基督徒身上深刻体会到,人实在算不得什么,一切都在上帝奇妙的拣选与预定当中。
由于预定论牵涉到上帝绝对的主权,以及人到底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问题,有些人用上帝预知的观点要来缓和预定论。加尔文并不赞同这种做法,他认为上帝真的是干预,而不仅仅是预知或许可而已 (Ⅲ.22.1、4、8,Ⅱ.4.3)。
不过预定论绝对不是宿命论或决定论,宿命论或决定论认为一个人被决定的命运仍然是可知、可问、可寻,可改的,而上帝预定什么人得救却是人完全无法知道的。根据预定论,我们不知道谁是上帝所拣选的人,所以应当更热切地盼望人得救并分享福音。接受预定论并非不必传福音。美国有名的布道家怀特斐德 (Whitefield) 和爱德华兹 (Edwards) 都是强烈的预定论者。其实要进一步探究预定论的内容,加尔文并不赞成,他认为追究预定论是深入上帝智慧的极隐密处,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对于上帝预定的内容不能强求知,也不必羞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Ⅲ.21.1-2)。
加尔文的这种看法,到底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的信徒了解多少?赞成吗?在此次回收的问卷里,有 49.7% 的人认为长老教会的信徒对预定论的了解只是片面,47.2% 的人说,信徒几乎不了解预定论;换句话说,总共有 96.9% 的受访者回答,长老会的信徒对预定论根本不了解或者只是片面的了解,而认为信徒有足够了解的只有 3.1% (N= 290,题目见第 16 题,结果见图 12-1)。
再问受访者本身对预定论的看法(问卷第 19 题),回答「非常赞成」及「赞成」的分别有 4.4%、57.0%,合计 61.4%,回答「不赞成」及「非常不赞成」的分别有 36.0%、2.6%,合计 38.6%(见图 12-2)。换句话说,在本次回收的问卷中,赞成加尔文预定论的不到三分之二,而有三分之一强的传教师并不赞成。这可能是信徒不了解预定论的主要原因吧,连传教师本人都不赞成了,更谈不上要向信徒详细解说了。
究竟受访者是了解了预定论而不能接受,或是只有片面了解而不能接受,从这次问卷结果无从得知。
究竟加尔文的预定论那一点最难令人接受?问卷中曾列出四点令受访者自由圈选 (第 15 题),由于可复选,以下将分别予以分析:
1. 预定论的根据在于圣经的记载
在此次回收的问卷中,有 21.3% 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这一点 (N = 291,详见图 12-3)。不知道作此反应的人能否从圣经中找到不能接受的根据?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里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预定论在圣经里的证据 (Ⅲ.22),所提到的经文有以弗所书 1:3-5、9,歌罗西书 1:12,提摩太后书1:9、2:19,罗马书 9:6、11-13、15、18、11:2、35,使徒行传 2:23,彼得前书 1:1-2、19-20,约翰福音 1:12-13、6:37、39-40、44-46、10:4、26、29、13:18、15:16、19,17:9,出埃及记 33:19,提多书 1:1,以赛亚书 8:16、53:1 等等。
图 12-1
受访者回答信徒了解预定论各种程度之百分比
图 12-2
长老会传教师对预定论的看法
图 12-3
牧师传道认为预定论中难以接受的
可见预定论确实有圣经的根据,也难怪加尔文会那么有把握地说:「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某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关于这件事,凡属虔敬的人都不敢完全否认。」(Ⅲ.21.5)
2. 灭亡者本来就该灭亡,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Ⅲ.23.3)
关于这一点,不能接受的有 66.3%(N = 291),约占三分之二。如果把受访者依其担任传教师的年资分成 0-5 年、6-15 年、16-25 年、26 年以上等四组,他们表示不能接受这点的比例分别是 76.1%、70.3%、66.0%、60.8%(N = 71、74、53、51),有逐渐递减的趋势(见图 12-4)。
看来年资较浅,亦即较年轻的,对于这点特别觉得难以接受。这个趋势用曼特汉杰尔的线性相关 (Mantel-Haenszel test for linear association) 来检定,其显着水准达到 p = 0.043。
由于年资较浅的,选过加尔文课程的人也比较少,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大了解而比较不能接受,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
其实,上帝的心意是要叫世人得救 (约 3:17、提前 2:4)。世人被定罪而灭亡是实存的现况 (约 3:18),如果上帝没有特别施恩的话,所有的人都会灭亡,没有什么话可说。上帝要把人从这种现况中拯救出来,有些人得着,有些人没有得着。至于为何如此以及究竟那些人得着,这是奥秘,人无法知道。
3. 上帝真的是干预,而不仅仅是预知或许可而已
关于这点,有 18.9%(N = 291)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其实加尔文的立论根据仍在圣经,他引申命记 2:30,摩西在提到上帝使以色列人战败希实本王西宏这件事时说:「因耶和华你的上帝使他心中刚硬,性情顽梗,为要将他交在你手中。」可见上帝真的介入这件事。
4. 追究预定论是深入上帝智慧的极隐秘,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好奇心
关于这点,有 29.6% (N = 291) 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其实加尔文是从人的有限性出发,要人安于本份、满足于上帝在圣经上所启示的。人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不克制好奇心,又能怎么样呢?
综上,最让我们的传教师无法接受的是第二项「灭亡者本来就该灭亡,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见图 12-3)。
图 12-4
不同事奉年资之受访者回答无法接受「灭亡者本该灭亡,无可抱怨」之百分比
图 12-5 受访者认为长老会信徒不重视传福音和主张预定论有否关系
另外,造成信徒不了解加尔文预定论的另一个原因是,传教师不大敢强调预定论,怕信徒听了以后会以为不必对自己的过犯负责 (64.9%)、不热心传福音 (60.5%)、会以为上帝绝对专制 (39.2%)(N = 291,问卷第 17 题)。但进一步询问信徒不重视传福音,和主张预定论有关系吗?
回答「很有关系」与「有一点」的有 4.9%、17.2%,合计 22.1%;回答「很少」与「没有关系」的有 29.5%、48.4%,合计有 77.9%(N = 285,题目见问卷第 18 题,结果详见图 12-5),可见大部份的人还是都清楚,不重视传福音和主张预定论其实并没多大关系。
总结来说,加尔文认为惟有拣选与预定的教义方能使人产生谦卑和感恩的心,并使人的信心有坚强的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加尔文谈预定是在强调上帝在拯救的事上有绝对的主权,使人不致骄傲、自以为了不起。因此在基督教要义中,他把预定论放在拯救论当中讨论。但是后来的加尔文正统派却把预定论放在上帝论当中讨论,使人误以为上帝是那样地绝对专制与霸道。
说真的,要把预定论介绍得恰到好处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能够像加尔文那样,从圣经的记载及个人蒙恩的经历入手,而不过份探究那隐秘的、不可知的详细预定内容,我们一定也会像加尔文一样,产生谦卑和感恩的信心,接纳上帝奇妙的拣选与预定。
华人文化中相信「相命」、「风水地理」等是很普遍的事,虽然孔子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育焉」,他教导民众少一点倚靠上天的力量;但是一般民众仍然脱离不了想要去预知自己命运的想法,特别是当他感觉到自己「运势」不佳时,往往会去寻求可以「改运」的方法。
就如同台中市长林柏榕在发生卫尔康大火命案时,他也是先把自己办公室的摆设更动一下,以求改变「风水」,来保障以后官运亨通。没想到,当他为该事件停职半年,刚复职后不久,却又因另一个土地案件被法院判刑五年,于是又被迫辞职。从基督徒的观点来看,旧约禁戒交鬼以求问未来命运 (利 20:27、撒上 28:3-25),讲究的是上帝绝对的主权。
进一步来看,如果我们对上帝主权与万能有信心,圣经里有特别奇妙的应许,如保罗在罗马书 8:28 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接着又说,「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 8:38-39) 这里明显指出,凭着对上帝的信心,连将来的事都不会使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
如此,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无论发生何事,只需检讨到底上帝要我们学习的功课是什么,也相信每件事的发生都对我们有益,如此自然就不会去追求「相命」或「看风水」了。一般人会去相命,主要是对目前的遭遇缺乏信心、对不明的未来存有恐惧感,一个人若对耶稣基督有信心,自然就不会去相信算命占卜,台湾的文化自然就得到部份的更新。
「预定论」是倍受争议的神学论题,然而必须了解,不同神学家主张预定论各有其不尽相同的神学立场,加尔文预定论亦有其独特内涵以及支持立场。有人极力反对预定论,仔细讨论之后,才发现其反对的并非加尔文预定论。甚至常常有人「望文生义」,就已经决定了自己的立场,以此态度来讨论预定论是不负责任的。
调查中呈现出只有百分之三认为信徒足够了解预定论,近半数认为信徒几乎不了解预定论,另有近半数认为信徒对预定论的了解只是片面的,在此脆弱的基础上,讨论本身对预定论的看法,似乎比较表面,因为信徒的了解程度往往与传道人的了解程度有关,可惜本问卷未能呈现传道人对预定论的了解程度。
本问卷的特色是探讨受访者对预定论的态度,赞成者不到三分之二,而有三分之一强的人不赞成,这个调查希望将来能够有机会与对预定论的了解程度之调查配合参照,因为「不了解的赞成」与「不了解的不赞成」,都是问题所在。在讨论预定论时,还要注意到应用在「自己」与「别人」身上的差别,一般而言,如果以预定论为个人信仰历程的体验,接受度较高;如果以预定论来应用在所有人身上,接受度较低。
然而加尔文讨论预定论的处境是为了坚固信徒信仰,当时许多人为了信仰的缘故被逼迫,甚至离乡背井而成为异乡人,在许多痛苦当中,加尔文以预定论来说明得救的最终原因在于上帝自己,而不在于其他,使得预定论与敬虔结合在一起,而非抽象的神学理论,况且预定论并非加尔文所发明,乃是源自圣经思想。
笔者之一曾经数次被教会青契以及大专团契邀请以预定论为题专讲,前往之后才知,一般青年对预定论的兴趣并非出于对圣经或者加尔文神学的认识,反而是因为身处于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只要我喜欢」才是一切抉择的源头,预定论似乎代表了陈腐老旧的教义,他们想要知道往往被贴上预定论标签的加尔文以及与加尔文血肉相连的长老教会,究竟应当如何「解套」?
根据个人有关预定论的讨论经验,显示出加尔文神学以及加尔文式敬虔在长老教会已经逐渐倾向生疏。一般老一辈信徒对预定论缺乏了解,也不一定质疑,而年轻一辈信徒,多少在好奇中持抗拒态度。重点应当是到底教会信徒了解预定论多少呢?而预定论在教会生活中的日益生疏,是否反映出内在信仰情况的变迁呢?「理论的生疏」往往与「体验的生疏」是并行的。
▲讨论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