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主日學聖經課程》 |
|
|
|
|
第九課 猶太後期的傳道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本課目的: 本課的目的在探討耶穌傳道後期在猶太所發生的事。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相關經文:約翰福音 7:2-10:39 ▲本課金句:約翰福音 8:32 新標點和合本: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現代中文譯本: 你們會認識真理,真理會使你們得自由。 台語白話字: Lin beh bat chin-li, iah chin-li beh ho lin chu-iu. 台語漢字: 恁欲識真理,亦真理欲互恁自由。 ▲本課大綱: 一、前言 二、眾人議論耶穌 三、淫婦事件 四、醫好生來瞎眼的 五、耶穌說,我是…… ▲討論與分享(請擇題討論):
▲課程內容 一、前言 耶穌在數度周遊加利利之後,退隱到北方,仔細地教導門徒有關他的身份與在世上的使命。接著,他又在猶太地傳道,特別是到耶路撒冷過節。約翰福音 7-11 章記 載耶穌兩次上耶路撒冷過節時所發生的事,一次是在住棚節(約 7:2),一次是在修殿 節(約 10:22)。這是發生在 29 A.D. 年間的事。住棚節是一個歡樂的節期,早在申命記時,摩西律法就有規定(申 16:13-15)。修殿節則是猶太人記念馬加比革命時,清除敘利亞皇帝污穢聖殿的大事(註 1)。 約翰福音比馬太,馬可,路加三本福音書寫得晚,記載的角度也不相同,它特別注重耶穌基督的神性,強調他自創世以來即存在;它也補充了許多其他三本福音書所未記載的,像耶穌上耶路撒冷過節所發生的種種事情,還有他與猶太人長篇的辯論。事實上,馬太、馬可、路加三本福音書,由於內容諸多地方相同,被稱為共觀福音或符類福音;唯獨約翰福音與它們都不相同。它的希臘文淺白,但是所闡述的內容深奧 ,特別是有關耶穌身份的描述更是深刻。 二、眾人議論耶穌 約翰福音第七章記載耶穌上耶路撒冷過住棚節,由於他先前所行的許多事情已經 十分引人注目,而他又不避諱在安息日行神蹟醫病,導致祭司長和法利賽人不悅,甚至想要殺他 (太 12:14)。耶穌尚未出現時,眾人就議論紛紛,他們要看到底他們的 宗教領袖會怎樣處置他。結果,耶穌不但去耶路撒冷過節,又在聖殿裡教訓人。他們就當面問耶穌說,你是誰?(約 8:25) 歸納起來,他們對耶穌的態度和評論有許多種 : 耶穌的弟弟認為他喜歡顯揚名聲(約 7:3-4)。 有人認為耶穌是好人(約 7:12)。 有人認為耶穌是迷惑人的(約 7:12)。 有人希奇耶穌未受過教育怎能明白這許多事,又能夠教訓人(約 7:15)。 有人說他是撒馬利亞人(約 8:48)。 有人說他是被鬼附的(約 7:20、8:48、8:52)。 有人因為知道耶穌來自加利利而不相信他是基督(約 7:27、41)。 有人說他是先知(約 7:40、9:17)。 有人相信他是基督(約 7:41)。 有人稀奇耶穌所說的話(約 7:46)。 法利賽人斷定耶穌是罪人(約 9:16)。 為了這許多不同的意見,他們之間就起了紛爭。法利賽人準備要捉拿耶穌,也差了人去捉他,但這一次卻沒有成功,因為這些差役被耶穌的教訓懾服了。在法利賽人圈中,意見其實也不完全一致,尼哥德慕就曾替耶穌說話,說,不聽本人口供,不確定他所行何事,就定此人的罪是不合理的 (約 7:50- 51)。可惜,他這樣的意見沒有 被採納。 今天,世人對耶穌這個人,也是議論紛紛。關於耶穌的身份,你認為最具爭 議性的是什麼?你的看法如何? 耶穌在與眾人對答時,提到兩個很重要的教訓。第一,他指出「出於上帝」與「憑著自己」的對比。一個人如果立志遵行上帝的旨意,就能夠分辨耶穌所言所行不是出於自己,而是出於上帝。「人憑著自己說,是求自己的榮耀;惟有求那差他來者的榮耀,這人是真的,在他心裏沒有不義。」(約 7:18) 與耶穌相對比的,我們看到法利賽人非常看重人的榮耀,要得人的稱讚。耶穌對他們說過:「你們互相受榮耀,卻 不求從獨一之上帝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約 5:44) 信仰執著、熱心的人,他的動機也有可能是求自己的榮耀,這對我們是一個很大的警惕。要如何才能在所行所言榮耀上帝,而不是求自己的榮耀呢? 第二,耶穌大膽地宣告,相信他的人心靈不會再饑渴,他們要領受聖靈,從裡面湧出活水的江河來(約 7:37-39)。這是信主的人的經歷。你有這樣的體會嗎?許多人追求世界上的事務,得到它時卻感到十分空虛。但是主耶穌所賞賜的,卻是能夠滿足人內心、使人不再饑渴的生命。這就好像詩人所說的,「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 16:11) 三、淫婦事件 約翰福音第八章(註 2)記載,文士和法利賽人在聖殿裡要耶穌當眾處置一個行淫時被抓的婦人,他們甚至搬出摩西律法的權威,要看耶穌敢不敢違背。他們的動機十分清楚,就是要找機會陷害耶穌。根據羅馬的法律,這一類的罪不至於被處死;而根據摩西的律法,如果這婦人已婚,則姦夫淫婦都要處死(利 20:10、申 22:22)。文士 和法利賽人雖然懂摩西律法,卻故意扭曲它;只刁難婦人,又具體求刑說要用石頭打死她。事實上,當時處理猶太內政的有猶太公會,文士和法利賽人如果真的關心摩西律法如何執行,他們應該到公會前處理這個案件。他們把婦人帶到耶穌面前,目的是要刁難耶穌,讓耶穌落在違背羅馬法律或違背摩西律法的兩難。 當時圍觀的人很多,大家都在看熱鬧。如果當時你在場的話,會有什麼樣的感想?我們看到,在這段記載裡,故事的焦點從行淫的婦人,轉移到耶穌身上,再轉移到眾人本身,非常具有戲劇性。可以想見地,當所有人的眼光都注目在這個行淫的婦人時,她一定感到十分難堪。行淫時被抓到已經夠糟了,還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受審問。不過,這段時間很短暫,文士和法利賽人的興趣不在她,他們的目的是要刁難耶穌。因此他們問耶穌,該如何處置她。當耶穌在地上畫字時,眾人都在等待他的回答。這時,受審問的人好像就是耶穌。耶穌終於開口說話了,他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耶穌的一句話,叫眾人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我有罪嗎?誰是沒有罪的呢?猶太人從小就被教導,在上帝的眼光來看,罪就是沒有按照上帝的心意和標準來行事,如此來看,每個人都是有罪的。這樣的體會,年紀愈大的人通常比較深刻,因此,經過一番思考,在場圍觀的人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地離開了。在故事的終了,耶穌赦免了這個婦人的罪,並且吩咐她,從此不要再犯罪了。有些人擔心,赦免會不會變成姑息,使一個人更加放膽地犯罪。其實剛好相反,對一個願意悔改的人,得到赦免才有平安,也才有力量重新開始。這?是耶穌帶給世人的好信息。 其實,真正能夠定罪或赦罪的是上帝,人雖然很容易就能夠看出別人的罪在那裡,卻沒有資格定他人的罪。耶穌提醒我們,在論斷他人之前,要先想一想自己。在上帝面前我們最能夠看清自己,而當我們看清自己各樣的不義與缺陷已被上帝所大大赦免時,才比較能夠接納別人的不完全。很多人以為,信耶穌的人罪特別多,或說,信耶穌的人老是喜歡強調人有罪。其實,耶穌來到世間是要解決罪的問題;他將自己身 體獻上,作為贖罪祭,藉此赦免人的罪,而不是要來定人的罪,正如約翰福音 3:17 所說,「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若是這樣,法律還有必要存在嗎?其實,法律是社會規範的最低標準,是為了保障社會秩序而存在的。而且,法律隨著社會變遷不斷地在改變。這是我們對法律的基本認識。一個社會不能沒有法律,但光有法律也是不夠的,還有許多倫理道德需要遵循。基督徒在社會上更要存著愛上帝、愛人的心來行。 四、醫好生來瞎眼的 約翰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看見一個生來瞎眼的人,就醫好了他。這又引發一些爭論,到底耶穌是怎樣的一個人。在這整段記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關心不同的事物。 耶穌的門徒關心的是誰犯了罪,導致這人生來眼瞎。是這人犯罪呢,還是他的父母親犯罪?猶太人常常把疾病或災難與罪惡緊緊聯結在一起,以為疾病一定是因為犯罪引起的。約伯記裡約伯的三個朋友就是這樣的想法。當然,有些病是由於自作孽,或由於別人犯罪引起的,像母親患梅毒就可能會使嬰孩眼瞎,又如抽煙喝酒會傷害自己身體,也可能因二手煙或喝酒後神經行為反應較不敏銳、導致發生車禍而傷害到其 他人。但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找到有某種罪為其病因。 關於疾病與犯罪的關聯,你的看法如何?當你生病時,會聯想到犯了什麼罪 嗎? 法利賽人關心的是,耶穌又在安息日醫病了,這明顯違反他們的慣例(約 9:14-16)。 耶穌過去曾經多次與他們辯論,在安息日行善是應該的。在安息日他們都可以受割禮 ,為什麼不能醫好一個人,釋放他的痛苦呢?法利賽人以為他們禁止人這樣行是在遵 守上帝的律法,就是守安息日,耶穌卻指出,這是本末倒置了。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人不是為安息日而設的,守律法守到這樣的地步變成不合理的限制,變成重擔,變 成注重形式,這就不是上帝賜下律法的本意了。但是法利賽人卻根據耶穌這樣地不守 安息日,就斷定耶穌是個罪人。 瞎子本人最關心的當然是他能夠看見。他在法利賽人面前說,「他是個罪人不是 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 9:25) 瞎子對 耶穌的認識,一開始,他只知道醫好他的這個人,他的名字叫耶穌(約 9:11)。當面 對法利賽人的質問時,他說,耶穌是一個先知(約 9:17)。但是耶穌引導他,最後, 他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約 9:35- 37)。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看見瞎子的信心有 成長。你的信心是否隨著歲月與經驗而有所增長?請分享。 瞎子的父母怕猶太人,他們擔心的是他們如果承認耶穌是基督,就會被趕出會堂。但是他們作證說,這個能看見的人,的確是他們的兒子,而他生來就眼瞎了。幸好,他們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可以替自己說話。所以,法利賽人就不再追問瞎子的 父母。 耶穌最關心的是瞎子所受的痛苦、瞎子的信心有沒有成長、還有上帝的榮耀是否 彰顯(約 9:3)。面對苦難,問誰犯罪而去追究原因,不但於事無補,可能還會傷感情。太過於計較安息日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這也不是上帝設立安息日要人休息敬拜上帝的本意。耶穌主動來尋找這個生來瞎眼的,在行路的時候看見他,表明耶穌關心他所受的苦難,要在他身上彰顯上帝的榮耀。耶穌曾經說過,「我父做事直到如 今,我也做事。」(約 5:17) 事實上,耶穌所做的,都是上帝指示他的(約 5:19-20)。 在醫好這個生來就瞎眼的人時,他強調要把握白日來作工,因為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 9:4)。耶穌一定知道自己在世的日子不長,所以要趕緊做上帝的工。 五、耶穌說,我是----- 在約翰福音 7-10 章,耶穌正面表明他的身份與角色,他用許多比喻來解說: 「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 8:12) 「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基督。」(約 8:28) 「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約 8:58)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約 9:5) 「你信上帝的兒子嗎?……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約 9:35-37) 「……我就是羊的門。……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 吃。……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 10:9-10)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 10:11) 約翰福音其他地方,也多次提到耶穌這特別的身份: 「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 6:35) 「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 11:25)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約 14:6) 「我是真葡萄樹,……」(約 15:1) 耶穌可以說很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這樣說,有什麼根據嗎?當他上耶路撒冷過修殿節時,猶太人圍著問他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訴我們。」耶穌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約 10:24-25) 耶穌所行各樣的事,就是最好的證據,證明他是上帝所差來的(約 5:36)。還有,父也為耶穌作見證(約 5:37、8:18)。而為了使人容易相信,容易得救,施洗約翰也被差遣為耶穌作見證(約 5:31-34)。面對這許多見證,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耶穌所表明的這些,跟你我有什麼關係?那一點對你特別有意義?如果耶穌在這時代,他會說,「我是什麼?」 耶穌來是要叫人得豐盛的生命,你有這樣的體會嗎? 耶穌既是基督,是生命的主,跟隨他的人又如何呢?在約翰福音 8:31-32 他說 ,「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 自由。」有些人覺得當基督徒限制太多,一點也不自由,但是耶穌卻說,真理必 叫你們得以自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矛盾呢?到底,做主的門徒,遵主的道行,是會得到自由,還是會失去自由?關於這點,你的看法如何?你的經驗呢?基督徒藉 著信主耶穌,被上帝赦免一切的不義之後,上帝的聖靈就住在我們裡面,幫助我們,使我們常常悔改、離棄罪惡,並且有行善的能力(羅 7: 18-25)。這就是在真理裡面 的真自由,而不是為所欲為的表面上的自由。保羅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 」(林前 10:23-24) 這種行事為人的準則,不但在個人是自由的,也能夠造就別人, 是一種愛己愛人、利己利人的人生。 ▲附註:
▲背金句:約翰福音 8:32 ▲作業:
第一種進度表:路加福音 1-8 章。 第二種進度表: 馬太福音 19:1-20:16、馬可福音 10:1-31、路加福音 16:1-18:30、 約翰福音 10:40-12:11。 |
歡迎參觀 梁望惠 的個人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