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緣起
從小在教會中成長,對長老教會教義的奠基者加爾文,除了知其名外,其餘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強調一切所行全為榮耀上帝,不留自己大名,結果許多長老會的信徒甚至不知道長老宗的基本思想就是加爾文所開創與形成的。這和路德會乾脆以其創立者路德的名字作為其教派名稱,真有天淵之別。
度過了近半生涯,為了將短暫寶貴的生命作最有價值的運用,於是進入神學院受造就。讀完了神研所,還是沒有接觸到加爾文神學思想,因為在這段期間學校根本未開此課程。終於在修習東南亞神學碩士課程時,有機會修習加爾文神學。懷著幾許朝聖的心情來讀加爾文這位偉大神學家的著作,以為不知有多難理解呢,沒想到他所闡述的道理平易近人,而且十分貼切。原來,偉大的人所關切的事情都離小民不遠。於是對加爾文開始產生一些親切感。
接著,我開始好奇,究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和牧師,對加爾文思想瞭解多少?其精髓長老教會又實行了多少?當然,長老會的代議制度是受他影響而開創的,除此之外呢?要瞭解這問題,最理想的方式是全面作調查。但是要對全體信徒抽樣調查,不易進行。或許做牧師傳道的,他們的看法可具相當代表性,因此決定設計問卷,針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全體牧師和傳道作問卷調查。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裡,牧師和傳道合稱為傳教師,因此底下將以「傳教師」稱之。
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研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否仍然持守加爾文不斷自省改革的思想;有那些地方需要努力改進;同時反省這樣的神學如何對台灣本土文化作一些更新重建的工作。
二、問卷設計
研究問卷的設計,首先從加爾文所著《基督教要義》,嘗試選取其代表性之主張,將它改寫成逐條問卷型式。問卷初稿有 70 題,每一題都先闡述加爾文對某議題之主張,然後要求填答者表示他是否知道加爾文有這樣的主張、長老教會是否有在這樣實行。問卷經過預先測試之後,為了減少篇幅並使容易回答,題目最後修正為 25 題,並修改形式為:先列出加爾文某項主張,然後詢問填答者是否贊成加爾文這種看法以及在教會內實行狀況如何。此外,另加 5 題有關填答者的基本資料、1 題他對神學院開加爾文神學課程的意見(問卷內容請看附錄一)。
三、統計分析方法
本研究採用的統計分析方法如下:
回答百分比:這是計算受訪者回答每一題內各項之百分比。
以問卷第一題為例:「加爾文不願留名,他一再強調看無自己,唯獨尊崇上帝,以致未曾留下任何個人傳記,甚至連墓碑也沒有。他這種做法,您 □非常贊成 □贊成 □不贊成 □非常不贊成」。究竟在有回應的受訪者當中,有多少比例的人回答「非常贊成」「贊成」「不贊成」「非常不贊成」呢?計算每一個項目之回答百分比,可以看出受訪者對加爾文主張的態度如何。
性別因素:這是比較男女受訪者的填答結果有否不同。
由於性別有男女兩項,而大部份的題目有 4-6 個回答項目,這是 2 * k 變項(k= 4-6)的狀況。本研究採用卡方趨勢檢定(1)來看這兩個因素是否相關,亦即性別是否會影響填答結果。統計上用 p 值來表示檢定結果,p <0.01 的意思就是:在假設「男女所作答案無差異」之前題下,我們得到本研究結果的機率小於 1%,可以說機率並不大;換句話說,還是假設「男女作答結果有差異」比較合理。p 值愈小,接受「男女有差異」之假設愈可靠。一般統計上通常以 p="0.05" 來作篩選,p <0.05 就說有顯著差異,p> 0.05 就說沒有顯著差異。
族群因素:這是比較原住民和平地傳教師的填答結果有否不同。
填答者依其所屬中會可區分出原住民與平地人,本研究分析此族群因素對填答結果的影響。這種情形和性別一樣,是 2 * k 變項(k = 4-6),本研究採用的統計方法是卡方趨勢檢定,其 p 值的解釋已如上述。
事奉工場之因素:這是比較「在教會事奉」與「在機構事奉」之受訪者,其填答結果有否不同。和性別、族群因素一樣,這也是 2 * k 變項(k = 4-6)的情形,採用的統計方法也是卡方趨勢檢定,其 p 值的解釋已如上述。 年資因素:這是要看作傳教師多久這因素對填答有沒有影響。
把填答者依其作傳教師的年資分成 0-5 年、6-15 年、16-25 年、26 年以上等四組,由於這四組代表年資深淺,而大部份的題目有 4-6 個回答項,也有程度的深淺,分析變項時係4 * k (k = 4-6)的情形。採用曼特漢傑爾的線性相關(Mantel-Haenszeltest for linear association)來作檢定(2),可以看出年資和填答結果這兩個因素有沒有相關,亦即是否年資愈久填答愈具有某種傾向。其顯著水準 p 值的解釋與上相同。
四、問卷主題歸類
問卷一共 25 題,其內容可按照下面十個主題來加以歸類:
被誤解的加爾文
加爾文神學方法
創造主上帝和人
救贖主上帝和人
保惠師上帝和人
基督徒生活
教會改革與信徒訓練
講道
聖餐
論預定
本書共有十三章,本章提到研究動機、問卷如何設計、統計上如何分析;第二章將介紹這次問卷回收樣本的特性;接著依上面十個主題,逐章先介紹加爾文對這主題的主張,再分析填答者對此主張的看法,以及教會的實踐情形,並加以討論。最後用「尚須努力之處」來作總結,希望通過這樣的檢討,能夠提供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成長改進之參考。
台灣近年來極力朝向主權獨立的新國家邁進,解嚴以來,民間的社會力亦大大發揮。可惜的是,台灣人雖然有錢,表象愈來愈民主;但環境卻愈污染(3, 4),各種意外事故傷害愈嚴重(5),人民愈拜偶像。在這變動的社會中,基督教真理當如何給予本土新文化發展方向,基督徒當怎樣在這新社會中發揮「光」與「鹽」的影響力,頗值得我們深思。值此檢討長老教會是否偏離加爾文神學思想方向而逐漸被世俗潮流影響時,盼望本研究之結果,能提供教會全體弟兄姊妹一個反思的起點。
Mantel, N. Chi-square tests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extension of the Mantel-Haenzael proced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63, 59, pp.690-700.
Mantel, N. & Haenszel, W. Statistical aspects of the analysis of data from retrospective studies of disease.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s, 1959, 23, pp.719-748
王榮德.《公害與疾病》. 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1987.
王榮德.《公害與疾病(二)》. 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1990.
曹昭懿、王榮德編著.《台灣的事故傷害防制》. 台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