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卓越的領袖是如何產生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親愛的,你知道卓越的領袖是如何產生嗎?
來自使命感,
使他們主動向前,而非被推才動。
那是對倫理的持守,
知道對什麼說,是;對什麼說,不。
具有高度的勇氣,
知道勇敢不是在戰場,而是向真理邁進。
擁有源源不斷的能力,
能背對成功的過去,踏向未知的曠野。
具有特殊的洞察力,
知道現今存在的目的,也知道未來的標竿。
而這一切,
可能都是從一個小地方開始。

1807年,美國紐約的瑞蒂街(Reade Street),開了一家小小的印刷店。開店的老板是個二十五歲的年青人,名叫威立(Charles Wiley,1782-1826)。威立的祖父是牙買加奴隸種植產品的進口商,父親是廉價劣等酒的釀售者,由於住家鄰居是紐約的三一教會,教會對劣酒讓人生病頗有微詞。他的父親一怒,到法庭控告教會,若不願與酒廠比鄰,教會應該搬走。結果法院判酒廠應該搬走。

酒廠祇好搬到一家印刷店旁。威立從小對釀酒沒興趣,常去看隔壁的印刷排版。印刷廠的老板是個法國人,名叫卡里塔特 (Hoquet Caritat),他是法國路易十六(Louis XVI, 1754-1793)派來美國的情報收集員,他開印刷店祇是幌子,為的是傳送資料到法國。法國大革命(1793年)傾覆波旁王朝,卡里塔特不能為法國皇室效力,索性不作情報員,全面作個出版商。他不祇印書,以巡迴車成立流動圖書館四處展售,聘請美麗的淑女教導孩子閱讀。他喜歡威立,並教他排字、調墨、印刷的各種技術。威立十八歲時,卡里塔特回法國,臨別時,卡里塔特說道:「出版若是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他們將祇有注意暫時的事。」但是如何讓讀者注意永恆,卡里塔特留給威立去思索。

不久,英國衛斯理福音大復興的浪潮到了北美,許多人蒙恩。這時威立到教會,讀到倫敦宣道會的福音小冊,他決定成為基督徒,立志要成為天國事業的出版家。當時紐約有個出版家名叫黎利(Isaac Riely, 1770-1824),欣賞威立的志氣,介紹出版社總編輯的女兒奧斯本 (Lydia Osburn, 1780-1840)給他。奧斯本帶來豐沛的資金,且輔助威立對編輯知識的不足。

兩年後,威力買下一個書店,印刷福音單張與聖經。不久,英國與拿破崙開戰,法國海軍封鎖大西洋部分的航線,英國的資料一時無法送到紐約。威力決定出版本土作家的作品,他無意中知道哥倫比亞學院(Columbia college,後改名哥倫比亞大學)需要英—法字典與辭典,他請人為該校出書,沒想到許多學校跟著採購,銷路很好。他寫道:「出版要與時代前進的軌跡並行,要為下一個世代考慮。」又寫道:「出版是敏銳注意每一個時代的需要,並作仔細的規劃。」。

威力逐漸看出出版業是文化滋養的供應站,重要思想流通的導管,社會活動的媒介,教育學習的推動處。出版家的空間,是當代才智所能影響的空間;出版家是重要的守望,最先察驗未來流行的變動。出版的收益,是廣大消費者對出版的一點點回饋,不過大部份的收益是無形的。威力寫道:「必須要有好的出版品,才能帶動好文化。」

不久,威立成立「麵包與乳酪俱樂部」(Bread and Cheese Club),邀請一些對寫作有負擔的年輕人來聊聊,他提供麵包、乳酪與一些飲料。相互討論的時候,若不贊成要說「麵包」,若贊成要說「乳酪」。他寫道:「出版事業與優秀的作者共長。」1821年,他開始為俱樂部的成員出書,其中最著名的作者是有「美國第一位小說家」之稱的古柏(James Fenimore Cooper, 1789–1851)。

1822年,紐約爆發一場瘟疫,威立的健康也受到影響。1826年,他病逝。他的兒子約翰‧威立(John Wiley)繼續經營,而後代代相傳,直到今日。這公司稱為John Wiley & Sons, Inc.,是世界上最著名大學教科書(尤其是科學與工程類)的出版社。這公司一直保有三個傳統:不斷尋找新作者,作者可以不經通報直接走進總裁的辦公室,保持與時代共進步。

資料來源:
1.Derounian-Stodola, K.Z., 1992. Early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U.S.A.
2.Moore, J. H., 1982. Wiley One Hundred and Seventy-Five Years of Publishing. John Wiley & Sons Inc, Somerset, New Jersey, U.S.A.
3.Brace, C., 2001. Publishing and publishers: towards an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countryside writing, c. 1930-1950. Area, Volume 33, No 3, pp 28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