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轉寄

基督教教育淺介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大綱

  我曾收到地方教會信徒的來信,信中以嚴謹慎重的態度提出一個要求:希望透過總會教育委員會要求各中會、地方教會避免使用「宗教教育」此稱謂,而應統一正名為「基督教教育」。從這封信中,可以知道這位信徒必定是相當關心教育事工且用語嚴謹的人。另外一方面倒也叫人再次深思其中的差異何在?

  說到「宗教教育」,大概大家都會點點頭,表示「懂」或明自其內容是些什麼;然而果真要給予一個明確的定義或界定它的性質 內容時,似乎又叫人舌鈍!「宗教教育」這個稱謂本身確實具有爭議性;後來演變興起「基督教教育」這個名稱,重點是為強調基督教信仰遺產及對神學的重視。

  目前在長老教會裡泛用「基督教教育」;當然有些人會認為在稱謂上爭辯是極無意義的事。不過,就目前台灣所處之多元宗教的社會背景下,使用「基督教教育」確實比「宗教教育」,更具明確的地位及性質。

  我們肯定了「基督教教育」此稱謂之後,不禁要進一步探討:基督教教育是什麼?在1996年5月12日,第2306期教會公報曾刊載台灣神學院基督教教育學系系主任高天香教授所撰「論基督教宗教教育」一文,其中高教授提到:基督教教育是教會的事工;基督教教育是神學院內的專業領域。

Ⅰ、基督教教育是什麼?

  就上述引自高教授對基督教教育的定義,我們且先清楚思考「教育」一詞。

  「教育」指一個群體「有意的」且「有系統的」作為,藉以傳授並導引出有價值的知識、態度、價值觀或技能等。此乃指刻意安排的有系統的活動或影響。而「基督教教育」就是教會有意且系統地安排的學習活動或經驗,以幫助人發展基督教信仰,過基督化的人生。從這樣的定義,我們可分以下幾點來談:

一、基督教教育的目的

  幫助人領悟上帝在耶穌基督裡所顯現的大愛,使人能以信心回應上帝的大愛而成為祂的兒女,按祂的旨意生活,也能與基督徒群體保持密切的交誼。

二、基督教教育的教育特性

  華人基督教教育學家蕭克諧認為基督教教育具有兩種教育特性:

1.基督教教育遵循著一般教育的原理原則而進行。因此,基督教教育對於現代教育的知識、理論、技巧與方法都必須有充分的瞭解及運用。

2.基督教教育關心全人發展。現代教育的最高理想是希望人人能夠得到全方位發展;除了知識的教導與學習以外,意志的培育、待人處世的學習、關懷世事周遭及自己的健康……等等,都是現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標。而這些目標也都涵蓋於基督教教育的範圍;除了現代教育所追尋的目標之外,基督教教育更強調個人態度和信仰的培育,認識自己和周遭環境、家庭、教會、社會、自然世界和上帝建立和諧關係等等全人發展。因著此一特性使得基督教教育不同於一般的現代教育。

三、基督教教育的對象

  應包括教會全體。在過去的觀念普遍存在一種錯誤認知,以為基督教教育的對象僅是兒童及青少年,成人則僅需參加主日敬拜及禱告會之類的聚會。

目前在台灣社會漸漸強調「教育全齡化」,而我們的教會也有成人主日學及松年大學等教育活動。如果,全教會男女老少,各種不同年齡層的對象都接受基督教教育,為了因應不同需求,教會就需設立不同程度的主日學和團契,使每個個體得到適切的造就而順利成長。

四、基督教教育的內容

  在推行基督教教育時,教導內容不應僅限於認識聖經真理等「認知性」的教導;應該包含「情意性」,如:愛心、信心、感恩、喜樂、友誼、認同感等等。另外也應有「技能性」內容,如:怎樣幫助人、教導人、怎樣查經、怎樣參與事奉、怎樣表達信仰等等。 五、基督教教育的方法

  通過不同的組織或運用不同的方法以達成基督教教育;我們最熟悉的方法有:主日學教育、團契活動、參加禮拜等;另外更可通過參與教會事奉、人際互動等方式,運用可取得的教材、書籍、視聽器材等工具提昇教育方法的多元性。

Ⅱ、基督教教育從事者及其精神

  談完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教育特性、教育對象、教育內容及方法之後,我們應該問:由誰來推動執行呢?這些人才何處覓?在教會中,我們很習慣地思及主日學的教師及團契的老師、輔導們是理所當然負責教導的人。如果教會建立成人主日學事工,那麼負責教導工作的人不外乎牧師、長執;如果教會聘有教育幹事,那麼全面性教育事工的策劃及執行就非他莫屬了!

  這些人有些曾經由師資訓練或正規的教育訓練過程而參與教學;有些人則是憑著自我靈修、經驗的累積而擔負起教學工作。

  在此,針對負責主日學教育工作的教師們,我們要特別邀請您共同來思考,作為一個基督教教育從事者應具有什麼樣的精神?

  我很贊成新竹聖經學院教務長黃輝爵牧師的主張(見1995年11月12日第2280期教會公報),做為一位基督教教育從事者,在進行基督教教育工作時,除了信仰知識的傳授之外,更應該是信仰生命的分享;才能幫助學習者在信仰的知識與生命有均衡的長進。

  天主教靈修神學家盧雲(Henri Nouwen)主張基督教教育從事者本身是一個活生生的模範。他(她)應具有保羅的精神,並且能夠勇敢的向學習者宣告「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十一1)

  盧雲認為從事基督教教育的人應具備以下三項基本精神:

一、對學習者生命追尋的一種肯定

 學習者本身的生命是一種追尋,客觀科學性的方法是在教育學習者去獲取知識、技能以便能操控情境。但是基督徒信仰教育的目的乃在教育學習者能與不為人類之科技知識所控的上帝相對遇。這種對遇就是追尋人生永恆意義與價值的生命追尋,基督教教育從事者對學習者所具有的生命追尋應當加以肯定。

二、與學習者分享自己的生命

基督教教育與其他學科知識的傳授有所不同,因為基督教教育包含了靈性生命的教導。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基督教教育者是一位見證和宣講上帝話語的中心人物,因此,他(她)個人的信仰生活成為教學上的重要內容之一。

三、彰顯見證上帝的大愛

 基督教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藉著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得以彰顯上帝的大愛。基督教教育者本身就是在見證上帝所賜予人類的愛。這樣的愛透過耶穌基督表明給人類得知。教育者應通過教育的過程,經由個人的信仰見證,使自己成為一個管道或途徑,幫助學生領受上帝所賜予的大愛。

Ⅲ、基督教教育的使命與職責

  歷代教會所負擔的兩大使命是「宣教」與「教導」。究竟教會要如何完成、實踐這兩大使命?當然就是藉由「基督教教育」這個重要的工具。而這個工具本身乃是藉著許多不同時空的內容及方法——敬拜、事奉……等將教育的內容傳達給每位學習者。更須透過聖靈的感動而幫助每一位學習者接受上帝,更將祂的真理實踐於生活之中。

  因此,基督教教育若實際地負起「宣教」及「教導」的使命,達到教育的功能,就能:

1.使人悔改、歸正、與上帝建立美好關係;具有實踐信仰的能力。

2.使學習者明白上帝的旨意並合乎祂用,得著豐盛生命。

3.能影響一般教育,看見一般教育之所不足——無法使人徹底改變;除了上帝親自干預、人們確實依循基督教真理,人無法真正改變自己的。

  如今,在推動基督教教育的方向上,我們也期待家庭能分擔教會所背負的職份;早在上帝百姓——猶太人的家庭就是信仰教育的具體場所。但現代信徒的家庭反而忽略了這樣的職份及功能。在教會所推行的基督教教育應延伸至家庭中,才不至使得基督教教育成為一個禮拜一次的「高閣」教育。

  每個從事基督教教育者也應隨時提醒自己,自己所背負基督教教育工作,應有的職份是:

一、建立系統化的聖經教導

若缺乏系統化教導學習者確切明白聖經,會引來斷章取義、片斷殘缺的信仰認知及屬靈偏食。

二、發展健全的神學及神學教育

  有健全的神學內容,教育目標、課程、方法才不致偏失。

三、推動並加強教會與家庭的聯繫

  教會與家庭有一聯繫、督導的管道,才能隨時瞭解、掌握學習者屬靈生命的光景,瞭解學習者的需要,並為教育果效提供有效的評估結果。

四、督責學習者發揮影響力

  經由教育過程,影響學習者積極參與社會各層面的關懷工作,以建立宣教及見證主名的管道。透過這種分享才能更加突顯基督教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五、推動學習者接受訓練的意願及行動

  訓練的工作當然包含基督教教育者本身也應接受且積極參與;全面性的訓練工作是為求全教會信徒對真理有完整的認識。

六、要評估各種教育活動的結果

  教會中所有的信仰教育活動都朝向「基督徒長大成熟」的目標而努力,基督教教育得評估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以繼續推動、更新且補足缺乏之處。

Ⅳ、結語

  自從上帝創造了人類,就開始了「教育」的工作,而原始的教育場所就是大自然和家庭。隨著年代歷史的演進,人們接受教育以達到不同的目的;也因著人類共存共生的群體關係,教育就發揮了更大的功能。

  在這多元的教育型態中,我們知道「基督教教育」與一般教育有著關連,卻與之有異,它致力於根據上帝的話——聖經,將教育的內容訂立在信徒的需求之上。希望每一位從事基督教教育的主日學教師們,能清楚確知自己的工作:以基督為教育的主人,以上帝的話為整個教育的目標及中心,幫助學習者能把握永恆的價值,實踐上帝的真理。

內容

一、 前言:基督教教育和宗教教育有何不同?

很高興在和平教會主日學師資訓練班的第一堂來跟各位分享我對基督教教育的看法。教會中的教育事工,從前常用「宗教教育」稱之。常聽到前一輩的人呼籲要重視「宗教教育」,不但禮拜天要帶孩子上主日學,在家裡也一樣要注重「宗教教育」。對於信奉耶穌基督的人來說,講「宗教教育」當然指的是基督教的宗教教育。但是這個名詞在台灣多元宗教的環境底下,可能會產生混淆。佛教也有宗教教育,特別是近幾年來,佛教的宗教教育辦得有聲有色,有許多佛學營,佛學研習會等。有一次,總會教材中心的同工接到他大學同學的電話,原來是他信佛教的同學,聽說他在教材中心工作,要來向他請教如何撰寫、出版教材,銷售過程與管道為何等等;因為他們正在計畫出版佛學教材。過去,教會曾經領導社會,雖然目前看起來好像是社會在領導教會,但是社會上還是有許多人,他們會來探討、詢問到底某項事工教會是怎麼做的。

台灣還有許多不同的宗教,在這種多元宗教的環境底下,為了與其他宗教有所區隔,在教會中提倡教育事工,應該以「基督教教育」稱之。如要強調「宗教教育」,就應該說「基督教宗教教育」,這是正名。

二、 基督教教育是什麼?

(一)定義

先說「教育」是什麼。教育的英文是education,edu從拉丁文而來,意思是「牽引出來、導引出來」。教育原先的意思就是要將一個人生命的本能、潛能牽引出來,讓他能夠存活下去。古代的山頂洞人,他們教導下一代如何鑽木取火、如何打獵,目的都是為了求生存。這就是教育。

在動物世界裡,我們也一樣看到母的在教導牠的幼兒覓食求生。這就令我們想到,基督徒在台灣社會算是「少數民族」。基督徒如何在台灣社會生存下去,又能夠作光作鹽,這正是基督教教育的課題。不要以為作一個基督徒很容易,信了主以後萬事OK,其實,走不下去而改信其他宗教或與教會保持距離的也大有人在。

「教育」,按定義來說,就是:一個群體有意的、有系統的作為,藉以傳授並導引出有價值的知識,建立社會共同的秩序。這是一種「刻意」的安排,像神學院教基督教教育學系課程,會安排第一年教什麼、第二年教什麼,循序漸進,此即為一種刻意的安排。人類在群體生活中,要和諧相處,就需要有共同的秩序和倫理,這都包含在價值觀裡,需要靠教育來傳授。像這樣,刻意安排有系統的活動,就叫做「教育」。這個定義比上面所說的「導引本能」更加進化。

基督教教育的場合就是在教會,教會有系統地安排學習活動或經驗傳承,以幫助人發展基督教信仰,過基督化人生,就是基督教教育。請注意,我所說的教會,並不是指外在硬體的禮拜堂,而是泛指一群基督徒聚集在一起。從軟體上來看,只要有一群基督徒聚集,就可以說是教會。此次台灣發生921大地震,總會發起賑災捐款,很多人關心這些捐款如何運用。第二天,總會在災區設立指揮中心,有一位災區的牧師立刻向總幹事提出這樣的要求:給我們幾百萬來重建教堂吧!我聽到這個消息,心裡很難過,教會並不是非得要有硬體的禮拜堂才叫作教會;地震剛發生時,很多人驚慌未定,尚未意會過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且還有很多人吃住都沒著落,災區災民目前的需要比蓋一個禮拜堂又大又急迫得多,為什麼一定要在這時提出要求蓋一個硬體的禮拜堂呢?教會不必侷限於某個空間。想當年,耶穌連枕頭之處都沒有,他教導學生時,不像我們現在還有這麼舒適的主日學教室。他在荒山、在野外、在海邊,都在教導人,到處都是他教導的場合。因此,當我說基督教教育的場合就是在教會時,我的意思是,經過刻意的安排,做系統的學習或經驗的傳承,地點不拘。

基督教教育是否等於主日學教育呢?不,基督教教育並不等於主日學教育,而是包含主日學教育。主日學教育是基督教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團契生活也是基督教教育的一種方法。用團契交誼的方式,也可以達到基督教教育的目的。

基督教教育不一定得在禮拜天進行。有的教會舉行週末歡樂營,安排的課程有各項才藝,也有聖經教導,我們不能因為它不在主日進行,就說它不是基督教教育。事實上,週末歡樂營的安排,對許多家長和孩子可能還更適合,而且可以吸引許多慕道友的孩子參加;此時,信徒的孩子和慕道友的孩子在聖經課程時可能需要分開教學。

我們可以這樣說:基督教教育包含主日學教育,主日學是基督教教育的方法之一,團契的生活、主日的講壇,都可以是基督教教育的方法。

(二)目的

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呢?請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是主日學老師,你希望學生學習到什麼?(這裡讓大家自由發揮)

依我看,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有三:
1. 引人認識上帝的愛;
2. 基於對上帝之愛的認識,回應上帝的愛;
3. 在群體中過團契生活。並非只在基督徒團體中,而是包含一般的群體。
(三)特性

基督教教育除了遵循一般教育的原理原則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注重全人發展。換句話說,基督教教育的標準應該高於一般教育。

台灣教育的偏頗,過分強調、注重知識方面的教導,我們一定都有感同身受。在教會裡,我們是否能夠跳脫一般社會的價值觀呢?教育孩子時我們是否注意到各方面的平衡發展?舉個例來說,今天如果你的孩子拿了四張考卷回家,分數分別為100, 100, 100, 78,請問,你的注意力放在哪一張?大部分的家長會說,當然是78分那一張:「這一張為什麼沒有考一百分?」接下來,你會問什麼問題?最有可能是要看他為什麼錯、錯在那裡。我們很容易看到孩子錯的地方,而忘了去肯定他有成就的那三百分。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看,他可能會問,爸爸媽媽,為什麼我拿了三個一百分,你都不看、不注意呢?以我這樣的年齡所能懂的就這麼多,為什麼你老是注意我不懂、我不會的地方呢?為什麼你老是質問我,為什麼寫錯?我們需要反省自己是否太重視孩子在知識方面的學習成就。

總會在設教130週年時舉辦基督教教育改革研習營,有一位牧師針對台灣目前的補習風氣提出教會的因應措施,他認為基督徒應該鼓勵孩子不要去補習,免得讓各色各樣的補習班蓬勃發展。他舉例說,「你看,我們教會有位長老,他的孩子從來都沒有補習,還不是一樣考上台大。」這個評論好像是在稱讚這個孩子很棒,也強調補習對於升學不一定那麼重要。但是我要問,「如果他沒有補習,又沒有考上台大」,那又怎麼樣呢?考上台大那麼重要嗎?台大好像變成了大家的精神象徵,眾人的價值所在。我們是否以考上好的學校來衡量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呢?我並不是在唱高調,我自己也挑戰自己,是否會這樣來要求我的孩子。

我先生有個朋友,他的孩子同時考上東海和國防醫學院。他非常希望孩子去念國防醫學院,不但名聲好,將來當醫師出路沒問題,唸書時又是公費。經過他精打細算的結果,如果孩子唸國防醫學院,他就可以省下四百多萬;如果就讀東海,他就要賠上七、八百萬。做父親的他,拼命要逼孩子去讀國防醫學院,但是孩子不肯,他說他的興趣在環境工程,他要到東海大學環境工程系就讀。為了看法上的不同,這個家幾乎起了家庭革命。我和我先生為了這件事一起討論,今天如果換了我們,我們會怎麼做呢?從一個角度來看,進入國防醫學院就讀實在好處多多,不但省錢,畢業後當醫生名聲好、又不愁沒頭路。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孩子的興趣又要往哪裡擺?到底我們的重點要放在哪裡?對我而言,這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教會應該怎樣來看這些事?基督教教育應該注意一般教育的原理原則,但同時又要兼顧到全人的發展。稍後,我們就會提到,基督教教育重點應該在學習者生命追尋的肯定。

台灣社會的價值觀、台灣的教育有其著重點,雖然口號上說是全方位的發展,實際上還是比較重視知識方面,而且尚未延續到中年以後。有很多人在二、三十歲時取得碩士、博士,然後就去找工作、教書。比較少聽到有四、五十歲的人再去進修、念博士。我們都比較傾向讀書是年輕時代的事,因此年紀大了,讀書似乎有點牽強。以我個人為例,我在南神畢業時,老師鼓勵我趁年輕時趕快請假出國唸書。由於長老會總會規定,神學院畢業的傳道師必須服務兩年才能夠請假出國,我就乖乖地照著總會的規定,先服務兩年。在這兩年當中,我結婚生子。孩子出生以後我問老師,當初說要給我的獎學金,有沒有可能現在給我,因為我想出國進修。這位教基督教教育的老師對我說,你現在最重要的責任就是顧家,照顧好丈夫和孩子,然後才是工作。對我來說,這實在是很大的挫折,不過,我自己也是走不開,放不下家庭。這就指出一個事實,人成長到一個階段,到達某個年齡,唸書的機會就少了。有人說,不一定要出國才能唸書,可是人都有盲點,我也不例外,總是覺得沒有出國唸書,似乎就不算是有「唸到書」,這實在是迷信出國。

到底教育是什麼?教育如果被束縛在某個價值觀,那就不是真的教育。基督教教育強調個人的態度、信仰的培育,認識自己和周遭環境、家庭、社會、自然界等等。如何在這個社會、這個土地、這個教會裡,與人有和諧的關係,有自然而正常的發展,這都包括在基督教教育裡面。這就是基督教教育的特性。 因此,基督教教育的認知和標準,更高於一般的教育。

(四)對象

基督教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全部年齡層的信徒都包括在內。不過由於主日學的發起是從兒童開始的,所以大部分的人想到主日學,就以為是兒童主日學,而教會中的成人信徒就只參加主日禮拜和禱告會。

有的教會定義成人是從高中開始,高中以上的班級就歸在成人主日學裡面。有的教會甚至在開主日學師範班時,其對象就從國中生開始。許多原住民教會就是這樣,沒有人才,稍大一點就外出工作,因此國中生就開始參加師範班,以便成為儲備師資。

台灣的教會有兒童主日學是相當普遍的,目前1207間長老會的教會中,只有兩間教會無兒童主日學;而有成人主日學的教會還不是很多。主日學老師應該知道他教導的對象是什麼樣的年齡層,而在這年齡層的學生有什麼樣的靈性發展、什麼樣的心性發展,這就包括剛才所說的行為模式、心理、教育哲學等等,對象不同,教育哲學理念就不同。舉例來說,如果你認為孩子學習的模式像海綿一樣,見水就吸收,有什麼學什麼,而沒有自己的主見,你可能就會採用「填鴨式教學」。

還有一點,要注意你的教會是否為年輕的教會,如果是只成立五年、十年的教會,教育的對象可能是社區的孩子。這些社區的孩子和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注意其特性而予以適當的教導。

(五)內容與目標

基督教教育的內容應該有三個目標:

1. 認知性:這是關於聖經及從聖經所衍發出來的真理。
舉例來說,做人要誠實,我們可能很容易就可以從聖經中找到有關誠實的教導。但是我們也要考慮到孩子倫理道德層次的發展。

有一個教會的孩子,他學的是海洋方面,剛畢業之後人生第一次去走船。兩年之後當他快回到台灣時,船長抱了一疊錢來到他面前叫他收下。這孩子嚇了一跳,一輩子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多的錢。他問船長:「這是什麼錢?」船長叫他不用問,收下來就是了。孩子對船長說:「我是一個基督徒,你如果不告訴我那是什麼錢,我絕對不會拿。」船長說,你不用問那麼多,收下來就是了。兩個人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船長終於說,這是走私來的獲利,大家都有份,由於你的年資最淺,拿到的就是這麼多而已。孩子一聽到是走私的錢,就對船長說:「我是基督徒,我不能收這種錢;但是我保證,我下船之後,不會將這種事傳出去。」船長說:「或者你收下,或者你就被丟到海裡,從此失蹤。你要選擇那一樣?」這是結構性的犯罪,眾人都拿了,如果只有一個人沒有拿,他們的心會不安。因此,船長叫他一定要收下。

我用這個例子在教會中問青少年,如果是你,你要不要收這筆錢?十八個青少年當中,有十六個說,當然收下。其中一個還說,收下來之後拿到教會奉獻,讓上帝去走私。我問很多教會的牧師說,如果你是牧師,你知道這些錢是怎麼來的,你會不會收?收與不收之間,你教育的差別在那裡?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要在聖經中找到像這樣的教訓,可以說找不到,但是我們可以從聖經發展出要教育的信仰真理,這即是屬於認知方面的。這孩子知道不能收,他知道如果收下來,無法向上帝交待。 2.情意性:這是指願意遵行否。先有認知,然後就是情意方面的。做為一個基督徒,願不願意去愛人;我知道對上帝要有信心,但是當我遇見困難時,還是會有許多埋怨。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勉勵、強化孩子在情意上,努力學習並堅持實踐所認知的信仰真理。這都是屬於情意方面。

3.技能性:這是指實踐的層面。在設計主日學教材時,我們會向孩子提出這樣的挑戰,在這禮拜當中請你找一個需要關心的同學,思想看看,如何去關心他。這就是技能方面。雅各書說,如果沒有行為,那樣的信心是死的。我們希望基督徒聽了聖經真理以後,能夠實踐出來。

(六)方法

在教會中施行基督教教育,方法很多,主日學教育、團契活動、參加禮拜都是。基本上,禮拜也是一種教育,透過作禮拜,我們聽牧師的講道、分享、見證等,可以學習到認知性的。有時候透過參與教會的事奉,也可以達到基督教教育的目的,因為這當中可學習到如何跟人互動。

三、 基督教教育從事者的精神

引用天主教靈修神學家盧雲(H. Nouwen)的看法,基督教教育從事者應該具備這樣的精神:

1. 肯定學習者的生命追尋

這是指認識到我們所教育的對象,他身為一個人的價值何在。關於倫理方面,我們無法很輕易地就下判斷說,對或錯,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價值觀。今天,孩子帶回378分的考試卷回來,我是否也會淪於只注意他的22分,而認為他應該是400分?是否400分才能夠肯定孩子的價值?這種觀念和認知,對我們都是一個挑戰。一個人生命的價值有不同的界定方式。在台灣比較容易落入這樣的盲點,就是以分數或財富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每個人都在作生命的追尋,基督教教育從事者應該對學習者生命的追尋加以肯定、接納、包容。今天,不論他的價值觀是對或錯,我們都要先學習接納他、肯定他,因為他身為一個人就已經是有價值的了。

2. 分享本身的生命

基督教教育者應該不必怕羞,即使是失敗的見證,也願意與學生分享,特別是如何從失敗中回轉到上帝面前,這樣的經歷更可以激勵學生。我常跟總會教材中心的同工說,如果喻道故事的內容不能感動你,請你不要列入教材。你在寫一個故事,基督教信仰分享的故事,如果當作風花雪月來寫,最好不要放進去。寫教材本身就是一種信仰的反省與見證。如果你自己沒感動,如何叫主日學老師有感動?又如何叫主日學老師感動孩子?

基督教教育包含靈性生命的教導,因此教育者應該分享本身的生命,不論是失敗的、成功的,都可以分享。我們不是要強調成功的神學。台北有一份基督教雜誌非常強調成功神學。一個人得了癌症,他到禱告山祈禱,牧師為他禱告,他得到醫治,類似這樣的見證才可以在雜誌上報導。至於那些充滿信心、但卻過世的,他們就不肯刊載,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因為生病者沒有信心,才沒得到醫治。這是一種推崇成功的神學,卻不是生命追尋者的真貌。我們不要這種神學。我們相信上帝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有他的旨意。無論是失敗、成功,都可以作為一種信仰反省,而向受教育者陳述。這就是分享生命。基督教教育是分享生命的教學。

3. 彰顯上帝的愛

基督教教育是經由師生的互動來彰顯上帝的大愛。在教學當中,通常總是比較聰明的學生,或是教會重要幹部的孩子,他們比較會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注意。教會在尋找同工的時候,通常總是能力強的被選上,我們是否願意讓大家都有機會一起學習,工作搞砸了,也沒關係呢?其實參與服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何況上帝的愛特別臨到那被忽視的一群,基督教教育的從事者更要注意到他們,才能夠彰顯出上帝這樣的大愛。

有一個故事這樣說,「為什麼我總是小羊?」這是出自一個主日學生的心聲:已經連續三年了,我都是演小羊。年年的聖誕節,在演耶穌降生的戲劇裡,重要的角色像約瑟、馬利亞,總是教會長執的子女擔任。老師你如果愛我、注意到我的話,換成一年演大樹也不錯。可是,為什麼我總是小羊?

我講這個例子的意思是,我們常說要愛孩子,但我們的愛常常有一些附帶條件。那些反應遲鈍、常流鼻涕的,要從心底裡去愛他,跟那些反應很快、聰明、伶俐、隨時跟你互動的,要你去愛,那一種比較容易呢? 老師也有話要說。如果他把整齣戲給搞砸了,怎麼辦?

聽聽這個反應比較慢的孩子的故事。有一年聖誕節,老師徵求客棧老闆的角色,他的台詞只有兩句話,就是對約瑟、馬利亞說:「這裡沒有空位。」「走!走!走!」演這角色的人必須講話粗而又大聲。有一個孩子智能發展比較慢,雖然已經是二年級了,智能發展還在幼稚園階段,但是他長得又高又壯,老師認為他來演客棧老闆,一定沒有問題。聖誕節那天,劇情的結果是這樣的:當約瑟跟他說,我太太快要生產,我要找地方休息時,他說:「趕快走,趕快走,這裡沒有地方。」約瑟說:「那怎麼辦?怎麼辦?我們還是往別的地方去找吧!」這個孩子聽了心情很難過,眼看約瑟、馬利亞無助地離開,他終於忍不住大喊:「你們趕快回來,我的房間借你們住。」這是一個插曲。這個孩子雖然智能發展沒有那麼好,可是他非常有愛心。他把戲搞砸了嗎?沒有,反而是一場精彩的演出。

我們愛孩子,如果不是從心底裡去愛,怎麼能夠彰顯上帝的大愛?


四、 基督教教育的職責

孩子如果很喜歡來教會,在這短短一、兩個小時的時間,你讓他帶什麼回家?我們使用教材,是隨便翻翻而已,還是真的能夠讓孩子有滿滿的收穫?你能夠讓孩子覺得在這時間裡,真的與上帝相遇嗎?

這是孩子的心聲:主日學好無聊哦!有人對我說,邱牧師啊,我們那些孩子,都不喜歡來教會。我們想盡各種活動、各種辦法,他們就是不來。你說,該怎麼辦?說老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我想,如果能夠帶領孩子與上帝相遇,孩子可能就不會覺得這些活動無聊、空洞了。

很多老師只停留在主日學只講故事的階段,當你開始說,有一個挪亞伯伯,上帝叫他去山上造船,孩子會說,別說了,我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事實上對故事真正有興趣,百聽不厭的年齡是學齡前,學齡前的孩子對那些白雪公主、愛麗絲等非常熟悉的故事,他都有把握、很喜歡。但是一進入小學,他就喜歡新的故事,這些舊的故事反而失去了挑戰。「挪亞的故事聽過三次了,創世的故事聽過四次了,我讀主日學六年,已經聽過六次了。」老師一再重複聖經故事,他當然會覺得無聊。

如此,要怎樣教導聖經呢?我們能否挖掘聖經中要我們思考的事情?舉個例來說,耶穌潔淨聖殿的故事,耶穌翻桌子、很生氣。我們可以導引孩子思考,耶穌為什麼生氣?今天有很多教會很窮,只有一點點空間,要作禮拜,也要進行團契活動,還要當主日學教室;有人嫁娶,可能還要在裡面擺筵席、吃飯。這樣的教會,耶穌看了會不會生氣?耶穌會不會說,你們竟然在這裡嘻嘻哈哈的,喝喜酒,你們在這裡幹什麼?耶穌會不會翻桌子趕走他們?耶穌生氣是因為他們把聖殿當作生意的場所嗎?或者是有其他的理由?

當初,猶太人的社會,他們要獻祭的東西必須經過祭司的檢查,窮人買不起大的祭牲來獻祭時,就只好買兩隻鴿子。如果他這兩隻鴿子是在聖殿中買的,隨便檢查都可通過,但是在聖殿買,兩隻鴿子要30兩銀子。如果他在外面買,兩隻鴿子只要2兩銀子;不過,他在外面買,很難通過祭司的檢查。生意人收到這30 兩銀子以後,當然有一半的利益歸給祭司。耶穌看到這樣的事情當然會生氣,你們把聖殿當賊窩是嗎?宗教領袖不但沒有幫助窮人,反而幫助生意人來欺壓窮人。以上的資料來自巴克萊的「耶穌傳」,雖然聖經沒有這樣寫,但是參考註釋書,可以幫助我們多一點了解當時的背景。運用註釋書的資料時,我們也可以讓孩子知道,不同的註釋書可能有不一樣的見解。讓孩子來學習聖經,有趣的地方正是在此;有這幾種說法,它對我們的信仰有挑戰,你可能較同意哪一種說法?

信仰如果像X+Y=Z,可以套公式的話,那就不叫信仰。舉個例子來說,上帝是愛,你同意嗎?上帝是愛,沒有錯。上帝是全能、無限的。我是一個第五代的信徒,我同意上帝就是愛。但是我對上帝愛的認識就侷限在個人有限的經驗裡。換另外一個人,他可能有不同的背景,他對上帝的體驗不一樣。再換另外一個人,他二十歲時才信主,他對上帝的認識,在二十歲以前有他個人的思考模式、價值觀等等,二十歲以後開始努力去追求認識上帝,所體驗的又不同。我說上帝是愛,這幾個人都同意。這是我們共同的經驗,共同信仰的部份。但是深入詮釋「上帝是愛」,每個人的經驗和解釋可能就不一樣了。即使是牧師在台上所教導的,我也不一定同意。然而我的經驗是這樣,我的信仰告白是這樣。但是上帝是無限的,上帝不能被我們個人的經驗加以套公式來界限。

我的意思不是說,老師一定要用那一本註釋書的資料,我要強調的是,我們要從故事來做引申,像耶穌潔淨聖殿的故事,我們可以問,今天教會有那些事情會讓耶穌生氣?這就是生活實踐的部份。

再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孩子在考試時得了200分,但是考卷發下來,他發現自己有一題答錯了,應該是198分,老師沒有發現。他的內心掙扎了許久,不知道要不要告訴老師。最後想一想,他是長老的兒子,從小就被教導要誠實,所以他就鼓起勇氣去跟老師說。他以為誠實可以得到老師的稱讚,才在想,不知道老師要怎樣獎賞他。沒想到老師心情不好,可能剛好跟人吵過架,反而罵他說:「你怎麼那麼笨,沒有寫對?」這個孩子回家之後氣憤地對爸爸說:「我再也不要誠實了!」做父親的發現老師傷害了這個孩子,怕孩子以後不會誠實,就跟孩子討論,基督徒誠實的目的不在得人的稱讚,人的稱讚只是附加價值,誠實本身就是一種信仰表現;基督徒的生活價值觀和社會不一樣。接著,他到學校跟老師溝通,讓老師了解孩子的心境。老師與家長談完後,終於在同學面前稱讚這孩子的誠實。做爸爸的心想,這下可以放心了。他就問孩子說:「以後你還要不要誠實?」沒想到孩子回答說:「我考慮看看。」做父親的想,我都說得這麼多了,你還說,考慮看看。

我覺得孩子這樣說,是很好的現象。基督教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冒險,在信仰教育之後,孩子的抉擇不一定朝向成人期待的方向發展。美國基督教教育家Thomas Groome說,基督教教育是在一種開放的情境,讓一個人跟上帝面對面決志。然而,這就是一種冒險。孩子的選擇不必然是教育者所期待的。

如果我們只是看完了聖經,根據聖經平鋪直述地講故事,對孩子的生命沒有產生衝擊,這是不負責任的作法。孩子聽完了故事,又怎麼樣呢?對他有什麼挑戰?到底這位耶穌,兩千年前的耶穌跟他有什麼關係?如果能夠經由老師本身的信仰見證來彰顯上帝的大愛,他如果能夠感受到這個信仰是活的,他就不會覺得來主日學無聊了。

有一位主日學老師跟我說,他的一個學生,父母是旅行業者,他諄諄告誡孩子,如果有人問路,或有陌生人敲門,不要理他,因為怕歹徒藉機綁架。父母這樣的教導是對的,因為現在外面的社會就是這樣。當這孩子來到教會,老師講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強調外出的人需要幫助,你要幫助他。沒想到這孩子聽到這裡就發脾氣。他回家時跟父母親說,你們大人莫名其妙,主日學老師講一套,爸爸媽媽講一套。他母親告訴我,她很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信仰就是這麼對立嗎?其實沒有對立,剛好老師講的是這一面的真理,父母親講的是另一面的真理。耶穌也教我們要靈巧像蛇,我們可以這樣告訴孩子。這就是剛才所說的家庭教育,他在教會所學的,家長可以再作補充。

有時我們會有這樣的困惑,教太多,孩子無法理解。但是我們必須承認,到某個程度,有些是無法教、無法向孩子解說的。我們只能盡我們所能的來表達。

歸納起來,基督教教育的職責有下列幾項:

1. 系統性地教導聖經。

總會教育委員會的教材中心有15個同工,目的就是要編寫教材,系統性地介紹聖經。身為教育幹事的我,要負責籌措他們的薪資,每個月需要好幾十萬元,壓力蠻大的。特別是我並不擅長募款。有人說,總會不必編教材,讓主日學老師自己來設計就好。如果地方教會每一個老師都有能力這樣作,總會就不必系統性地編寫教材了。事實上不是這樣,由總會統籌編寫,的確有需要。

2. 發展健全的神學及神學教育

目前很多的神學教育內容都還有爭議,這是神學家尚需努力之處。

3. 推動並加強教會與家庭的聯繫

教會的責任就是宣教和教育。很多人認為基督教教育的實踐場所就是在教會。事實上家庭的宗教教育更形重要。猶太人教育的場所就是在家庭裡,游牧民族在沒有正式的教導環境時,擔負教育責任的就是家長。會堂的功能,其實它教育的對象是成人。先知、夫子的教導都是在教育成人,並沒有為孩子所設立的正式宗教教育的環境與場合。宗教教育的機會和場合,職責就在家庭。

以現代的環境來說,很多家長當孩子學不好,功課不好、品行不好時怪罪老師,認為這是老師的責任,老師沒教好。中正國小黃清一校長為此經常思考,究竟這是誰的責任。他說,我不是要為老師辯解,但是從數據來看,即可發現孩子在家的時間比在學校多。這是在政府推行週休二日之前的統計數字:一個孩子在學校的日子,上學期有98天,下學期有102天,總共一年有200天。一年365天,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是200天,看起來孩子學不好,好像真的是老師的責任。但是這200天,週三、週六都是半天,所以一個禮拜要扣除一天,以一個學期用18週來計算,上下學期各有18天。因此,200天要扣掉18天,孩子真正在學校的時間是每年164天,其他201天是在家裡。這還不算每天回家吃飯、睡覺、作功課的時間。這個統計數字告訴我們,影響孩子最大的還是家庭。他的吃飯、生活、行為模式等等的互動,還是在家裡學的比較多。家庭是孩子學習最重要的地方,孩子的價值觀和作法都從家長而來。

很多人對主日學老師有期待,認為主日學老師應該負責把整本聖經教給孩子。沒有錯,認知性的東西可以在主日學教,但是實踐、分享、見證等等,應該是在家庭裡教。總會最近幾年推動主日學與家長的聯繫,鼓勵成立教會母姊會,成立家長團契,舉辦主日學家長研習會等等,目的就是在教育家長來配合支持教會推動的基督教教育事工。

如果計算孩子在主日學的時間,那就更短了。一年52週,一個星期了不起最多三小時,一年才156小時,除以每天八小時,還不到20天。因此,主日學老師把聖經的知識、聖經的內容傳遞給孩子,要見證、實踐、生活,一定要靠家庭配合。推動基督教教育,我們期待家庭能夠分擔教會的責任。

4. 督責學習者發生影響力

這是在說,在社區裡如何做一個基督徒。最近台灣發生大地震,有幾位災區的牧師逃離災區避難。信徒都在問,牧師到哪裡去了。今天,基督徒表現不好,牧師要負很大的責任。同樣地,如果我們的孩子沒能表現得像一個小小的合主心意的基督徒,那麼,主日學老師也應該檢討。孩子能夠發揮什麼影響力、能夠做什麼樣的見證,要看主日學老師做什麼樣的見證。

5. 推動接受訓練的意願和行動

這就像我們今天的主日學師資訓練班,教會有系統地設計教育課程,安排活動、研習會,這不是硬性抓來受訓,而是自發性的,(今天大家來參加師資訓練班,應該不是被強迫來的吧?)覺得自己不足,願意來受訓。最好能有這樣的學習風氣,彼此提攜。

6. 評估教育活動的結果

正如上面那個孩子說的,「我考慮看看」,基督教教育既然是一種冒險,也就是一種開放的情境,學習者要做什麼樣的決定,是他跟上帝的關係。但是因為他講出來了,「我考慮看看」,你才有跟他繼續玩下去的本錢。他講出他真正的困難,信仰實踐的挑戰在那裡,你才能繼續陪著他、輔導他走下去。他如果隨便搪塞你說,「好啦,好啦,以後我誠實就是了。」你就不知道他心裡正在思考這些問題。所以做一個主日學老師,你問孩子,「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好不好?」孩子回答,「好!」你再說,「每個禮拜要來上主日學,好不好?」孩子又回答,「好!」「回去要聽爸爸媽媽的話,好不好?」「好!」「要友愛兄弟姊妹好不好?」「好!」結果呢,教會的門還沒踏出去,兩個兄弟就爭吵得面紅耳赤。「好」是老師講的,那不是他自己的結論。我們比較期待的是,開放給孩子有機會做信仰的決志。老師也要有這種雅量去接受教學評估的結果,包括好與壞的結果。

我問孩子說,好的撒馬利亞人,你學到了什麼?當然,孩子會給你八股的答案,說要愛外出的人,看到有困難的人要幫助他。有一個學生卻說,「錢財不可露白」。對。原來這學生的家長是開銀樓的,他的父母很小心,甚至家裡的門進出都要有安全鎖,從他的經驗所說出來的,正像剛才所說的X+Y 不一定等於Z,也不能等於Z,這樣的話,我們的信仰才是活潑的。上帝如果只是你個人所認識的上帝才是上帝的話,那就不是上帝了,這樣做就有把上帝絕對化的危險。評估教育活動的結果,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基督徒長大成熟。評估整個過程之後,我們才會發掘哪裡需要加強、需要改進、需要調整。

五、 結語

用一句話來做總結,照聖經所說,耶和華上帝的兒女要受教。把學習者當作是自己的兒女,把我們所體會到美的信仰,來教導他們。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兒女,我們就會盡力去做。

回應與討論

楊淑君:孩子看見一般人在拜偶像,就會好奇地問,他們在幹什麼?人家在建醮,孩子也會問,他們在幹什麼?這時要如何回答呢? 邱牧師:可以告訴孩子,他們將他們所拜的東西,當成是我們在信上帝一樣。他們不認識上帝,所以將偶像當作是上帝來拜。我們信上帝,我們跟他們不一樣。民間宗教可以當作一種「常識」來教導孩子,我們可以盡我們的能力來解說。我相信,我們所解釋不完全的,時候到了,上帝會開他的心竅,讓他明白。例如有一次,我們在家裡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新聞,新聞報導高雄有前鎮之狼,專找妙齡女郎下手作案,我三歲的孩子問,「媽媽,什麼叫做妙齡女郎?」我盡量描述說,「就是很年輕,身材很好,平常都穿得很漂亮,人也很美麗。」我努力思索他所能了解的字眼去告訴他。孩子就說,「還好,媽媽,你已經老了。」我先生聽了,差點噴飯。他這一句「還好,你老了」,我想,他已經懂了我剛才的解說。

我喜歡高俊明牧師的比喻:基督教教育現在必須要跳脫早期宣教師來台灣時排斥偶像的心境,批評別人說,你們拜的是偶像,是假神。我們不需要用這樣的字眼。批評對方不會達到宣教的效果。可能有人會說,是否這樣就不用傳福音了呢?不是的,今天我要向人傳福音,就像知道巷口那一家的牛肉麵很好吃,我帶你去吃。你是要報好消息給他,有好東西大家分享。但是你沒有必要跟他說,你吃的牛肉麵很難吃,吃了會吐。你可以盡力告訴他,巷口那家的很好吃,甚至請他吃都沒關係,但不需要批評他所吃的。這是一個很美的信仰,我盡我所知,盡我的能力來報給人知。高俊明牧師認為應該要用這樣的態度來傳福音,這是很令我感動的地方。

武茂玲:主日學老師,最好教的就是直接講故事,最難教的就是那背後的東西,所以大部分的老師選擇講故事。聽邱牧師這樣說,可能我們都不太敢當主日學老師了。

邱牧師:我們必須承認,有很多問題老師自己也不能回答。老師只是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成長而已。學生如果提出難以解答的問題,可以關心他為什麼這樣發問,針對他的需要滿足他。問題不一定有解答,但是關心學生、尋求真理的態度,絕對可以幫助學生。

許明基:牧師都教信徒要有信心,不計代價來服事,將來在天裡會有報賞。但是為什麼有很多牧師卻計較薪資,甚至貪心呢?為什麼他所教導的信仰未能在他身上落實?是否唸了神學、做了牧師之後,反而容易失去對上帝的信仰呢?是否他們自己試驗過上帝,也沒怎樣,就更加大膽了呢?如此,教信徒如何能夠教導孩子要有信心?

邱牧師:有這樣的心情和困惑是很可以理解的,身為基督教教育從事者的牧師,有些本身沒有好的榜樣。這是一個很嚴肅的課題。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牧師都這樣。經過深思之後,我有以下幾點回應:

1. 通常信徒對牧師的「道德、信仰」表現有很高的期待。當牧師有軟弱表現時,很「傷」信徒的心。我很能理解這種感受。然而,大衛也有晚節不保的罪行,我們如何期待每位牧師都能「時時合主心意」呢?但願我們以「仰望上帝、不注目看人(牧師)」來互勉。

2. 作為牧師的角色,我並非以上述理由來為牧師「辯護」,而是再一次深思─如果一位牧師毫無家庭負擔,毫無經濟負擔時,他會不會就「不計較薪資謝禮」?我沒有答案。我常想,早期的牧師、傳道人沒有現代傳道人的「挑戰」這麼大,因為那不是一個強調金錢、學術、地位…的時代。然而,人要勝過這些試探,談何容易?人一旦越過貧窮與困苦,日漸舒適,要回復「簡樸」「平淡」的生活,談何容易?當然,一般人不容易做到,我們卻期待牧師很容易就勝過這些;。問題可能就出在這裡了。再者,如果一位牧師本身很有錢,可以不要任何謝禮,不支付任何薪資,他就一定「不貪心」嗎?這就看我們對「貪心」的定義如何了!

3. 有些時候,我們看見「軟弱」的牧師,我們就會質疑他的教導。其實,我們也要常常反省,「如果這種事是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如此做嗎?」用這種方式來檢討,可能對自我較有鼓勵作用。因為,我們總不希望─因為牧師下地獄,所以我也不想上天堂吧!

這只是我目前所能想到的,期待我們不致於被「傷」得太重,以致對上帝失去信心、對教導失去熱誠,更不希望孩子因此失去學習的對象。

王榮德:1. 有關那四張考卷:邱牧師舉這個例子,恐怕會給家長壓力,好像家長都是錯的。是否可以這樣來看:(1) 先對孩子說,只要盡力就好,上帝和父母都會接納我們,考幾分都是次要。(2) 有了第一項之後,也要和孩子一起檢討考78分的那一張,因為考試幫我們診斷出我們所不會的地方,而這正是最佳可以成長的機會。

2. 引用註釋書的資料:註釋書雖然可以再許多方面幫助我們了解聖經的背景和信息,但是註釋書不是聖經,而且不同的註釋書看法也有不一樣,引用其資料時要交代清楚,免得學生以為聖經就是這樣說的。

3. 主日學不是兒童的專利:基督教教育所談的出發點似乎仍然偏重在兒童教育,所以會說要跟家長配合,要重視家庭的基督教教育。事實上,這是注重一個終身學習、終生成長的時代;成人工作已經不再是基督教教育附屬品。因此,在討論時可能需要明說,指的是兒童或成人;而成人部份的篇幅需要再加強。

邱牧師:1. 我並不是要給家長壓力,而是要反應出,可能許多家長「很本能的反應」,對孩子造成壓力而不自知。很高興有以上補充的「正解」。

2. 前曾提及「基督教教育」是全年齡的,因此,我不曾將「成人工作」附屬於基督教教育。然而,實在是因為浮上腦中的,都是很直接的兒童經驗,才侷限此年齡層,盼來日有時間再談成人教育。 潘錫安:關於「基督徒船員」的故事,邱牧師到底希望遇見這問題的年輕人怎麼做?

邱牧師:基本上這裡牽涉到兩個問題:
1.基督徒倫理的「道德正誤」與「道德善惡」問題。

2.個人信仰與抉擇行為的層次。

道德上「正確」的事情,不見得都是出於道德上「善良」的動機。道德上「錯誤」的事情,也不見得都是出於道德上「邪惡、罪惡」的層面。因此,許多時候,我們都傾向一種思考:倫理抉擇應以最多數人的最大福祉為標的。

然而,基督徒船員的抉擇似乎比較是停留在個人生命福祉,未牽扯至團體,若果真影響團體,應該可以說是:他若選擇收下,可能導至船長與船員們說,基督徒也不過如此,而致主名蒙羞。

我想,在道德上,他為了要保全生命而收下,因為生命來自上帝,人不可自己決定「生死」(特別是天主教徒仍堅守此信仰理念),所以,在動機上,他不是「貪財」而收下,我們就不應該輕意地判定他是一種錯誤行為表現。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談的時候,潘霍華所說的,「上帝呼召人,是呼召人為了祂來死」,如果這樣的信仰表現在我們的教會中出現時,我們常常是自嘆弗如,我不知道自己若是身陷基督徒船員的處境時,會做出何種決定(或許我也是收下,但是下船後就直接到警局揭發、自首,而非拿回教會奉獻)?如果基督徒在那種情境,仍然選擇被拋下海底,我們豈不是被鼓勵:這就是真正「活」出信仰!(我突發奇想:該好好學習游泳!)

(以上回應,有些是邱牧師回去之後再用書面回覆的,當天上課時間無法作如此詳細的討論,特別謝謝邱牧師)


講師介紹 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 曾任長老會總會教育中心主任 現任長老會總會教育幹事 編著「主日學老師,您可以輕鬆愉快」(長老會總會教育委員會1997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