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蔡佩芬 2003.03.30
「憂慮」是現代人的通病
「憂慮」是現代人的通病,根據統計百分之六十的病人之病因,與焦慮、神經緊張或壓力有關;今年 5 月 8 日美國《星島日報》曾報導一項新聞,根據中國衛生部的統計,每一千人中便有 15 人患有憂鬱症,中國目前約有 1,600 萬精神病患者,但精神病醫生及護士只有 13,000,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布倫特蘭博士曾指出,目前在中國,精神病佔所有疾病的 14.3%,預計到 2020 年將上升到 17.4%,隨著病人的增多及超負荷的工作量,使得不少醫護人員要接受心理諮詢,更有些因不能承受強大的工作壓力而離開這行業,如果連醫護人員都需要接受心理諮詢的話,那麼此狀況之嚴重性就可想而知了。
憂慮百分之九十是不會發生的
安居於家的家庭主婦,因為生活步驟較簡單,閒暇時間較多,常會東想西想,自己製造許多憂慮的理由;上班族的在「憂慮」一事上也絕不落人後,常擔心股市行情、年底加薪、人事升遷、同僚之間之明爭暗鬥;有人說,「不要憂慮,因為你的憂慮百分之九十是不會發生的,縱然真的發生,憂慮也不能解決問題」。中國的移民家庭,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相對伴隨來的憂心與挫折感就越大;孩子大點時,希望他們有成就,「孩子的成就」是以學業的好壞、就讀學校的名聲、工作的高低、薪水的多少為標準,稍不如意就憂慮重重,日子真是不好過。
憂慮是威脅人類生命及健康的第一號敵人
有人說現在是 E 世代,所有文明都靠「電子」來維繫,如果你不會上網路,不知道一些「電子術語」,別人會譏笑你很落伍甚至是已經絕跡的恐龍,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電子」的壓力就更大,大家開口閉口不是股票就是「電子術語」,股票暴漲暴跌、驟然貧富的情況很普遍,再加上經濟不景氣,「裁員」的聲音如風聲鶴唳,人心惶惶不能自保的怨聲,比比皆是,「憂慮症」更是普遍。
有些人天生喜歡「先天下之憂而憂」,「事事憂慮」的本領很強,這種人即使身體不得病,精神也會「憂慮成病」;心理學家說,威脅人類生命及健康的第一號敵人不是癌症,也不是心臟病,而是憂慮,它會叫人百病叢生,甚至自殺或患精神病,從憂慮中得釋放的方法不是改變環境,乃是改變自己。謹提出幾點建議:
- 常存感謝的心。多思你所擁有的、多數算神所賜的恩典,少思念你所沒有的、失去的,少計較別人虧欠你的;多想正面的事情、少想負面的,凡事存感謝的心態,自然能得失釋然。
- 切忌杞人憂天。「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把握並愛惜今天每分每秒的時間,做些榮神益人、利人利己之事;多花點時間回想美好的事情,少放任思想飛翔於空渺無益之幻想中。
- 過簡樸的生活。中國人向來都有未雨綢繆的觀念,只是因為物質文明的引誘導致過度花費過於享受的情況,只要平常習慣於簡樸的生活,就算是工作上有不穩定的現象,一旦失去工作也不會覺得日子過不下去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得失之間是很清楚的道理。
- 培養正確價值觀。一般人常將安全感建立在金錢上,結果是錢財多憂愁更多,「生命勝於飲食」,應多從事一些有意義之事奉,享受日光之下的勞苦所得,常保喜樂之心,人生才不至虛空。名聲、地位,美貌、權力固然都有有它們可愛的一面,但是終究不是永遠不變之物,若是一生只在追求將朽壞的,卻忽視了那不朽壞的,當人生之盡頭到來時,那真會是一場空。
- 存知足的心。中國人說「知足常樂」,聖經上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從來沒有看過有人自己覺得所擁有的錢財已經夠多了的,人心都不知足,會製造許多愁苦把自己捆綁住,更多的錢財、名聲、地位事實上都不能滿足人的心,唯有從神而來的一顆知足的心才能叫你知足,避開憂慮的陰影。
身為女人,我們的內心深處,都會有對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的渴求。現代女性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是巨大的。憂慮之困境的解答在哪呢?平安又從何而來呢?知道嗎?唯有創造我們的 神才能真正滿足我們的需要,根本地解決我們的問題,但你必須先喜歡自己,先珍惜自己的價值。神期待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做工,但我們必須自己決定是否將生命主權交給祂。你可以擁有夢寐以求的平安,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擁有過完美無瑕的生活,但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與 神建立個人的親密關係,藉著祂兒子耶穌基督的救贖,經歷 神應許的完美恩典。
你現在就可以憑信心藉著禱告接受耶穌基督。禱告就是跟 神說話, 神看重你內心的態度過於言語,下面的禱告可做參考:
主耶穌,我願親自認識祢,謝謝祢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我願意打開心門接受耶穌作我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求祢管理我的一生。謝謝祢赦免我的罪並賜給我永生,使我成為祢所喜悅的女人。 |
「新麗人_阿佩姐」期待著你的回音!假如你用此篇禱文祈禱,請
告知阿佩姐。我會向你發電子郵件,傳遞一些有益的資訊,並親自答覆你的問題。如果你已經作了以上的禱告,請你讓我知道,我會電傳給你一些對你非常有幫助的資訊,並且會針對你的問題做最詳盡的解說。回郵請寄:
serenaw@chinesewomentoday.com。
本專欄與新麗人網站合作。
除了原本的信望愛專欄作家顧美芬、陳小小文章外,更有北美亞利桑那州亞省時報專欄作家、亦是家庭講座講員的蔡佩芬老師,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