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教育》 |
|
|
|
|
教育與教義 |
索引 | « 前篇 | 次篇 » |
大綱
前言 一、為什麼有些老師上課時無法說清楚呢?
二、不是有道理的都是基督教信仰的
三、人找上帝或上帝找人
四、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五、律法和先知的總綱─愛上帝(申 6:5)與愛人(利 19:18),參看太 22:37-40
六、三種基督徒:血氣的人、奴僕的心和兒子的心
內容
前言
今天我的題目是「教育與教義」。我本身在台灣神學院教「系統神學」,系統神學又稱「教義學」,「教義」原來的意思是「道德教導」。為什麼會拿「教導」這樣的名詞來解釋基督教信仰呢?因為基督教信仰在教導時一定要有條理、有重點,所以將「教導」這個字拿來指基督教信仰的教義。從這個字眼就可以瞭解,基督教教義,或者用台語來說,稱為教理,一開始就跟教導有關。為了要教導,我們需要把所信的重點、所信的道理釐清楚。
作為一個主日學老師,要參與教育的人,基督教信仰的教理教義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們要從幾個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有些老師上課時無法說清楚呢?
有可能是邏輯訓練不好,傳達的技巧缺乏組織結構;有可能是因為老師自己還沒有進入信仰;可能是不會舉例,舉不出和學生共同經驗相關的例子,講得太抽象,學生不理解;可能是教導者對他本身所要教的東西認識不夠;可能有些人的表達能力不好,他自己雖然知道得很多,但是他卻不知道如何將它傳達給別人,例如有的人很會唸書但不會教書。
我個人的看法比較偏重以上所說的第四點。我認為,或說根據我個人的經驗,當一個老師上課講不清楚,很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不清楚。我自己當老師,當我表達不清楚時,常常是連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愈講愈心虛,但是卻要裝出老師必須懂的樣子,把它講得困難一點。以我個人當老師的經驗,從準備到表達,到領受,是一層一層的降低。瞭解的部份是老師應該有的準備,假如滿分是 100 分,你準備了 80 分,表達打個折扣,可能只剩下 60 分,學生的領受,再打個折扣,可能只剩下 40 分。所以你準備 80 分,很有可能學生只領受 40 分,這是在滿分是 100 分的情況下。你可以想像,當你準備只有 50 分時,學生領受有多少。
剛剛所提到的種種原因其實都有關係。如果表達不夠條理,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瞭解不夠。不會舉例跟瞭解也有關係,當然不一定瞭解的人都會舉例,但是很多人不會舉例是因為他的瞭解不夠;因為他不夠瞭解,所以不知如何應用。沒有信仰體認的人要去教信仰,這也是因為他瞭解不夠。這裡面只有表達能力不足這一項牽涉到恩賜,也牽涉到訓練。
我要提醒的是,做一個老師,特別是教與信仰相關的事務,沒有足夠的瞭解往往是講不清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其次,因為不夠瞭解,導致一個後果,就是缺乏熱情。這是什麼意思呢?基督教信仰不只是教導,也是一種生命的道路。所以一個人如果要教導信仰,而他本身缺乏對信仰的熱誠,他所教導的東西一定很呆板,不會有感染力。這一點用在其他科目也一樣。當一個老師對他自己所教的東西缺乏熱情時,即使他很瞭解,他也很難教得好,因為學生無法從他身上感受到學習的熱情。當然,如果你期待對所要教的信仰有足夠的熱情,這也和深度的瞭解有關。不過,我將它另外歸類為一項,因為它很重要。不久以前,在台灣神學院有一個學生畢業講道的題目是「主再來」,講道完之後的討論,有一個意見令我印象深刻。對於講道的批判,我們會從聖經、從傳達的技巧、從發音、從用詞遣字等等各方面來檢討這篇講道的好壞。但其中有一個意見是說,「你要講主再來,如果你自己對主再來沒有任何熱切的期待,這篇講章註定不會很成功。你只是在告訴人別人的資訊,你自己並未參與在裡面。」我常常覺得,老師如果對自己所教的沒有熱情 (在信仰方面,我們可能不是用「熱情」,我只是用一般的語言),如果你自己沒有確信,沒有投入在裡面的話,那可能是無法說清楚、缺乏感染力的最主要原因。
二、不是有道理的都是基督教信仰的
另外,我也發現主日學老師經常提到愛,但是愛的內涵是什麼,卻沒說清楚。我發現很多時候主日學老師所說的愛,似乎正是民間所說的「和為貴」。只要沒有爭吵、沒有衝突,這就是愛。這樣的瞭解雖然不能說錯,但這不完全是基督教信仰講的愛。基督教信仰講的愛跟公義是不能拆開的。在好憐憫之前要行公義,行公義、好憐憫,這是不可分割的一組 (彌 6:8)。但是我們講愛,講得變成不可吵架、不可大聲,要溫柔、忍耐,不可以有衝突、不可以有摩擦等等。這些強調雖然不能說錯,但它所刻劃的是人生哲學,是一般人流行的價值觀,不見得是基督教信仰所要呈現的。
我希望透過這兩點的反省,才進入今天的主題。第一,我們反省說,做一個老師,如果有說不清楚的經驗,需要想想,可能是我們自己瞭解不夠清楚。這種瞭解不是只在知識層面,我們也需要反省,是否自己對所要教的熱情不夠、確信不夠。接著,我們也要思考究竟我們所教的到底是基督教信仰,或者是我們個人的人生體驗,或是流行的價值觀念,這都需要做一個釐清。
三、人找上帝或上帝找人
路加福音 15 章講到上帝和世人的關係,耶穌連續用了三個比喻,失羊的比喻、失錢的比喻和浪子的比喻。第一個比喻是說有一個牧羊人,他有一百隻羊,失去了一隻,他去找那隻迷失的羊。在這個比喻中,究竟是人在找羊,還是羊在找人?很清楚的,是失去羊的牧人在找迷失的羊。第二個失錢的比喻就更清楚了,是婦人在找錢,不是錢在找人。就這兩個比喻來看,牧人和婦人被比喻為上帝,羊和錢被來指人,所以這裡的信息很清楚,是上帝在找人,不是人在找上帝。浪子的比喻看起來比較複雜一點,浪子到無路可去時,他想回家。耶穌講這個故事有一個很重要的情節,父子兩個人相見時,是父親主動。路加福音 15:20 說,「於是起來,往他父親那裡去。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耶穌這三個比喻都很強烈地在傳達「上帝在找人」這樣的信息。
如果我們將此與民間宗教做個比較,民間宗教是很典型的,「人在找上帝」的信仰思考。那麼多的廟,隨人選。那麼多神明任你選。人在選廟、選神明,往往是按照他們的需要來做選擇。如果家中有人要考聯考,可能他就去找文昌帝君;做生意的就拜關公,恩主公,講義氣,不會被騙。在民間宗教,我們還看到一個現象,如果那個神明偶像不靈、所祈求的不應驗,人就會換神明。在這種民間宗教成為我們文化背景下的台灣,我們可能要分清楚,到底我們的信仰思考模式是上帝找人,或是人找上帝;是上帝找到我,或者是我找到上帝。如果從聖經看起來,上帝找人的信仰思考才是主軸的話,那麼基督徒應該有一種強烈的信仰體驗,信主是一種被上帝找到的體驗。我不是說信主不需要追求,也不是說信主不需要經過很多的波折、尋找。表面上,我們可能會感受到我們的需要、追尋,經過種種困難,最後終於尋著上帝。但是真的跟上帝會遇時,那樣的體驗比較多應該是被找到的體驗。
今天的主題是教育和教義的關係,基督教信仰如果要抓一個中心的話,我會用「上帝找人」這個觀點來看。這就連到我一開始所說的,對「敬畏耶和華」的理解。如果是我們在找上帝的話,我們對上帝的敬畏往往還是比較表面、膚淺一點。如果我們經歷到的是被上帝找到,那麼我們的信仰體驗,會比較接近聖經所要傳達的。如果這樣說,有人會覺得抽象的話,讓我舉一個例子。在我們禱告時,我們會說,上帝聽我們的禱告。我們也期待上帝能夠有求必應;我們祈求什麼,就期待上帝要垂聽。但是我們的禱告如果只剩下這樣一個思考,我求,我用信心求,我全心地求,全心地倚靠,上帝要聽我,如果只剩下這樣,很明顯地,這是人在找上帝。這樣說意思就是,我們期待上帝照我們所求的應驗,這樣的態度背後多多少少難免有一種想法,就是我優先。我這樣祈求,你要這樣應驗。如果我們和上帝的關係是用這樣的思考作主軸,這不只是會失望的問題,更嚴重的是,很可能會把上帝當作阿拉丁神燈的燈奴。阿拉丁神燈的燈奴有一個特色,就是有求必應。不過,他只是個燈奴。
四、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如果將回歸敬畏上帝當作所有知識和智慧的開始,也當作是知識和智慧所追求的最好的一個結果,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箴言告訴我們的至少有兩點,第一點在箴言 2:1-5:「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上帝。」這裡也講到敬畏耶和華,但它跟另外一個動作連在一起,要能夠明白敬畏上帝、認識上帝,這個前提是「領受上帝的話語、存記上帝的命令」。對上帝話語的尊重,這是回歸的第一步,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我參加過信義會的禮拜,他們禮拜的方式有一點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在唱詩時會眾是坐著的,但是讀聖經時,大家都站著。我們長老會的禮拜正好相反,唱詩的時候是站著,讀聖經時是坐著。信義會的禮拜這種形式上的提醒也不錯,司會在讀上帝話語時,大家都站著。我不是說我們要去改革禮拜的程序,而是說,這種對上帝話語實質的尊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一個重要目標。另外一點在箴言 8:13,這裡提到「敬畏耶和華在乎恨惡邪惡」,是我們台灣的文化比較不會注意到的。敬畏耶和華與恨惡邪惡連在一起。因為敬畏上帝,愛上帝的話,有上帝的命令存記在心,自然要對不合乎上帝命令的事情也要有所反應。這裡是直接把恨惡邪惡和敬畏上帝連在一起。有的地方講得比較和緩一點,但至少也用「遠離邪惡」。我們可以繼續思考下去,我只是照箴言所能找到的,在經文上直接可以看到的跟敬畏上帝的關係,一個是尊重上帝的話,另外一個是恨惡邪惡。
五、律法和先知的總綱─愛上帝 (申 6:5) 與愛人 (利 19:18),參看太 22:37-40
現在問題就來了,剛才講到敬畏上帝,現在卻講愛上帝,這兩個觀念在表面上好像是衝突的。敬畏在中文給我們的感受還不是很清楚,英文用 fear,敬畏上帝就是怕上帝,敬畏就是害怕。害怕和愛不容易相連,一方面講道要敬畏,一方面講道要愛,這要如何相連呢?我想,最大的關鍵應該是在敬畏上帝當中體驗上帝的愛。一個人如果要愛上帝,他需要一個源頭,我相信那也是從上帝而來。如果在導引一個孩子或一個成人認識上帝的過程,能夠帶到一個因為敬畏上帝而體驗到上帝的愛的話,他就有機會學習,活在這樣的愛裡面去愛上帝並愛人。這也是馬丁路德反覆多次強調的,只有真正的信,才會帶出愛。而真正的信,敬畏上帝是一個重要的要素。一個人要能夠完全地信靠上帝,他必須有對上帝的敬畏,才能夠進入這種信靠的關係,不論這樣的敬畏是用尊重上帝的話來表現,或是用恨惡邪惡、恨惡不合真理的事情來表現,敬畏是信靠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一個人懂得怕上帝,用這樣做基礎時來信靠上帝時,那樣的信就會帶出愛來。因為在這種絕對的倚靠中,他會感受到上帝的愛。雖然我們說要敬畏上帝,但是這位上帝並不是只有威嚴的一面,他也是愛人的上帝。如果比較基督教信仰和其他的信仰,就會發現,其他的信仰很少把上帝或者所敬拜的神明賦予愛的屬性,很少那麼直接了當地說,上帝就是愛。我們也很少見到有其他的宗教像基督教信仰這麼直接說,上帝愛你,或說耶穌愛你。那樣的愛是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成份。我為什麼要從敬畏講起,因為那樣的一種愛的認識,如果不是站在敬畏的基礎上,很可能那種愛只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愛。我們現在所要理解的是上帝的愛,如果我們不能站在上帝和人應該有的關係去理解的話,帶出來的很可能還只是人的經驗裡的愛,而不是我們真正從上帝那裡所領受的愛。
綜合三、四、五,做一個基督徒,如果我們要教導人有關信仰的事情,我們要先確定我們有沒有足夠的瞭解、深入的瞭解我們所信的;其次,也要反省我們有否足夠的熱情,有沒有足夠的確信。然後,就我在聖經中所看見的人與上帝的關係,如果要用最重要的幾點來表達的話,我會用三、四、五這三條來開始,而這三條又有內在的關連。我會開始去反省說,我跟上帝的關係,是否有一個尊重上帝、被上帝找到的關係,或者比較常常是我在找上帝,甚至當我在求上帝時,實質上我跟上帝的關係好像是我在要求燈奴來為我做什麼事情,或者真的我有一種臣服在上帝面前的體認,我跟上帝的關係是被找到的關係,這裡就講到敬畏。在敬畏的反省裡就談到我們對上帝話語的態度。一個真心相信尊重、上帝的話的人,一定會進到他的生活和應用,也一定會讓他對不符合真理的事情有激烈的反應。我也從敬畏上帝去講到愛上帝,因為真正的敬畏才能站在真正的信靠,而在信靠當中,去領受上帝的愛,從那裡出發,人才有可能去愛上帝和愛人。
六、三種基督徒:血氣的人、奴僕的心和兒子的心
第一種人呢,衛斯理講到這理很精彩,他說第一種人的特色就是他們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問題。第一種人可以說是最有平安的,因為他們是虛假的平安,他們不覺得自己有問題,他不怕上帝,也不愛上帝,這種人最大的困難是他不知道自己有問題,他是在自以為有平安的情況下,擁有虛假的平安,這種人既不會掙扎,也不會痛苦。他們需要的是有人將他們那種虛假平安來揭穿。奴僕的心,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常常有一束縛的感覺,他活在一種束縛的下面,沒有真正的平安,他懂得怕上帝,但卻好像背著重擔,找不到出路。只有第三種人,有怕有愛,信上帝對他來講是一種自由。我想如果能夠將愛與怕做一個結合,就是衛斯理所說的第三種,有兒子的心的基督徒,是最理想的基督徒。作為一個老師的角度,我會期待信仰教育能夠帶到這個地步。這樣的基督徒有什麼特色呢?讓我舉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長老教會的倡始者加爾文,他談到基督徒所擁有的自由時,他有一種講法很具有啟發性,他說,基督徒有一種自由,就是自由的、樂意遵行上帝的律法。是出於自由來遵行上帝的律法。一個兒子的心的基督徒,他好像用兒子在看父親一樣,在愛上帝,他的遵守上帝的話,或說遵守父親的教導,是他心甘情願的自由。第二個例子,這種情形到處都有,很不正常。有很多人問我,林牧師,如果禮拜天我不去作禮拜,會怎麼樣?被問了太多次,我就發現這個問題是話中有話。「禮拜天不去作禮拜會怎麼樣?」好像不只是在問沒有作禮拜會發生什麼事情,他背後有一些擔心和憂慮。後來我才發現這個問題的背後要問的是,他不大喜歡作禮拜,但是又不敢不去。他要問的幾乎是這樣,禮拜天不去作禮拜跑去郊遊,會不會發生車禍的機率高一點?我好幾次想要回答這個問題都有挫折感,因為問題出在那個人他對上帝的心態,好像作禮拜是給上帝面子,如果我不給上帝面子,上帝會不會找我麻煩?後來我整個問題想通了,就給他一個最簡單的回答,「如果你禮拜天不去作禮拜,你自己會吃虧。」本來你可以很自由地來享受天父上帝與你同在,好像是在赴宴席一樣,這麼豐富的宴席你不來,是你自己吃虧。我覺得應該糾正這種給上帝面子的錯誤觀念,我不是說不來作禮拜,買的股票都不會漲價,不是這個意思,而應該是把作禮拜當作是一種榮耀和享受。問這個問題,其實是活在奴僕的心,他會感覺說,作禮拜好像是背重擔一樣,已經累了六天了,禮拜天還要去作禮拜,最好能不去。
回應與討論
梁望惠: | 一開始時,你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而開端在希伯來文是優先的意思;然後你接著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最好的結果,這兩個概念的關聯好像有點不清楚,請你說明一下。「優先」是最重要,為什麼又變成「結果」了呢?好像次序有點顛倒。 |
林鴻信: | 我的瞭解是這樣的,蕭俊良教授在台神演講時,提到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他說「開端」這個字的意思,除了原先的意思「開始」之外,當希伯來人用這種話,「…的開端」時,他們的意思是在講 priority,在優先次序中是最高級的。從這裡就看到,敬畏耶和華是一種最高級的知識和智慧,這裡所要強調的是最高級。 |
梁望惠: | 這樣就不能說是「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結果」了。 |
林鴻信: | 他是用這樣來表達,敬畏耶和華是最好的知識、最好的智慧,也是知識和智慧所追求的最高目的。或許我們將「結果」換成「目的」的字眼,比較清楚;將「開始」和「目的」作對照,比較好。 |
陳景松: | 我想,他是在強調 priority,優先次序這個概念。 |
林鴻信: | 他的意思是,知識的開端就是指知識當中最優先、最好的,接著他就說,知識最好的目的(最終的結果)就是要帶到敬畏上帝。他會做這樣的解釋是因為希伯來文有許多俗語是「…的開端」,由此歸納得來的。 |
許明基: | 台語聖經在箴言 1:7 是說,「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根本」,用「根本」這個字眼。 |
陳景松: | 英文的 primary 意思是最基礎的,是第一級的,另一方面,primary 是第一要務,是最優先的。 |
楊淑君: | 你剛才說,敬畏耶和華要恨惡邪惡,對不合乎上帝的事情要有反應。究竟怎樣做才算是遠離邪惡?不合乎上帝的事就是邪惡,如果照這樣講的話,我們旁邊有很多人信奉佛教,他們講很多事情跟我們不太一樣,那些都是邪惡嗎?例如他們講很多禪學的東西,用他們的方法來尋求。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樣的事情? |
林鴻信: | 對於邪惡最好的註解應該是詩篇第一篇。詩篇 1:1-2 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它是透過真的行動,就是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來表達。每一個人對邪惡的認定可能不會完全一樣,不過在原則上,跟一個佛教徒作同事,我想,我們只針對他的計謀、道路、座位而言,不是針對這個人。針對他的表現當中,跟我們的信仰有矛盾、衝突的那一個部份來說,要徹底的拒絕。聖經給我們的原則,恨惡邪惡不代表說一定要攻擊那個人,至少你的態度上是一種離棄、遠離邪惡的態度,這需要保持。一個信守真理的人,他遇到違反真理的事情時,他不能在裡面有關係,所以用「不從、不站、不坐」來形容不願意跟邪惡有關係。當然這在人生實際情況中的確很困難實行。我們如何跟罪惡的人在一起,但是跟他的邪惡、罪惡保持距離,的確不容易。 |
梁望惠: | 你提到衛斯理說有三種基督徒,血氣的人他也算他是基督徒嗎? |
林鴻信: | 衛斯理是在講章裡作這樣的分類,不是明確的神學定義,他是要提醒那樣的基督徒。有可能那是掛名的基督徒。嚴格來說,他們不算是基督徒,只是掛名的。我們看到基督徒中有這樣的人,也不怕上帝,也不愛上帝,他活得很平安,他一點掙扎也沒有。衛斯理也提到,要讓這種人覺醒,最大的困難就是讓他知道自己有問題。 |
陳景松: | 針對這個問題,看羅馬書第八章,比較有完整的概念。羅馬書第八章整章都在作這種探討。 |
林鴻信: | 衛斯理講道的根據是在羅馬書 8:15-16。 |
講師介紹:
台灣神學院道學碩士
德國杜平根大學神學博士
英國諾丁漢大學神學與成人教育博士
現任台灣神學院信徒神學系主任